胃肠肿瘤外科成功开展3D腹腔镜下胃肠道肿瘤切除术

作者:日期: 2014-08-04浏览:

胃肠肿瘤外科自2012年肿瘤外科分科以来,在医院和科室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组建了以孟津、何冬雷主任、许荣华副主任医师为首的腹腔镜专业治疗小组,以团体学习、个别指导、互相配合练习等方式,在加强自身腹腔镜操作技术的同时,通过观摩学习国内外各大医院的专家操作技巧及吸收同行业的特长,结合本科室胃肠道肿瘤患者年迈的特点,将腹腔镜技术应用到胃癌、结肠癌、直肠癌及胃肠道间质瘤的根治性切除及腹腔肿瘤的术前探查及诊断性治疗,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我科成功的开展了腹腔镜下早期胃癌根治性切除,结肠癌根治术,直肠癌根治术(Dixon术及Miles术),腹腔镜下腹腔淋巴结活检及腹腔镜诊断性探查及术前分期,我科老年患者居多,且多合并有心肺脑血管等系统疾病,患者术后恢复快,一般1-2天恢复胃肠蠕动及饮食,2-3天可自由活动,术后1周左右出院,术后大便通畅,出现切口感染、术后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低,因患者较传统手术提前恢复肠内营养,术后基本无胃肠道功能紊乱的患者出现,上述种种优势让更多的患者不仅从内心深处认识和接受腹腔镜手术,还吸引着不少患者慕名而来。

几个月前,附属医院引进了全新的3D腹腔镜手术系统,为此,胃肠肿瘤外科腹腔镜治疗小组各成员积极认真的学习该系统的使用方法及注意细节,并将理论用于实践,我科成功的在3D腹腔镜系统下完成了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与传统腹腔镜患者一样顺利如期出院。

传统腹腔镜技术利用电子和光学设备,通过小孔就可以完成复杂的手术,具有并发症少、安全、康复快的特点,大大减少了患者的创伤,可以说是外科手术的一场革命。但是常规腹腔镜也有缺点——只能展示平面图像,无法呈现物体在真实世界中的自然深度感。因此,医生在操作常规腹腔镜的过程中,需要不断修正平面与现实之间的差异。而此系统与机器人手术影像系统相类似,降低了解剖难度和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提高了手术水平、解剖、切割、吻合、止血的精确度,也使年轻医生对于腹腔镜手术的理解更加直观。术者通过佩戴3D眼镜观察监视器,可获得放大4倍的高清立体图像二维影像变成三维,为手术医生提供高清的视野和深度的感知,为微创手术提供了立体视觉效果。高清的视野和对深度的感知将帮助医生解剖、缝合以及识别关键部位。有效预防“误切”“多切”,最大限度地减少脏器和血管、神经的损伤,比常规腹腔镜进一步减少出血和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无论是对有经验的外科医生还是新手,对不同难易程度的腔镜手术而言,3D腹腔镜手术系统的手术时间减少12%~57%;大大缩短医生对腔镜的学习曲线。由于3D系统能够提供更好与更准确的深度感、更好的解剖理解和提高手术效率,且手术过程更有信心和工作效率,从而使外科医生的满意度大约提高30%~100%;术中患者失血量下降20%-64%;。

完成了3D腹腔镜手术,胃肠肿瘤外科各位主任感触颇多,科室主任孟津教授说:“海南地区医疗水平较大陆地区整体落后,且我科起步偏晚,但经过各位主任的团结合作,目前我们的2D腹腔镜水平已经达到了国内平均水平,现在也成功的使用3D腹腔镜系统完成了我科的各种胃肠道肿瘤手术,医生们经过带着“黑超”(3D眼镜)进行手术,更加精准的了解了局部解剖结果,3D腹腔镜手术系统前景远大,可替代任何一种现有的腹腔镜手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裸眼3D技术的成熟,医生将不用佩戴3D眼镜即可进行3D手术”。

谈到3D腹腔镜这个系统,科室副主任何冬雷教授也非常激动,“3D腹腔镜手术系统可以说是博采众长,既保持了传统腹腔镜手术的切口小、出血少、恢复快、出院早、费用低廉等优势,又具备3D视野,尤其突出血管和神经等解剖结构,较传统腹腔镜下更加形象,有助让医生更精细操作,又不用额外增加医疗费用,3D腹腔镜手术比传统腹腔镜手术视野立体,比腹腔镜手术机器人手术费用低廉。只是医生需要进一步的培训适应3D手术”。

腹腔镜手术机器人已在欧美等国家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其最重要的改进之一,就是3D视野,由于机器人手术设备相当昂贵,超过2-3千万元/台,而且每做一台手术将会产生大约3-5万元的一次性手术耗材费,因此机器人手术在我国现阶段尚难以普及。相比之下,3D高清腹腔镜手术系统设备价格只有腹腔镜机器人的1/5至1/10,而且没有额外的手术耗材费,不需要增加患者费用负担。而且腹腔镜手术机器人系统与传统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相比,除了费用昂贵,还有另一个缺点——不具备触觉反馈,无法提供外科医生依赖的“手感”,传统腹腔镜手术已经成为国际上胃肠道肿瘤的标准治疗方式,而3D腹腔镜手术系统兼具了上述优势,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医学的外科治疗领域得到更好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