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腭裂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平均每生700个婴儿中就有1个患唇腭裂。唇腭裂不仅严重影响面部美观,还因口、鼻腔相通,直接影响发育,经常招致上呼吸道感染,并发中耳炎。小孩因吮奶困难导致明显营养不良,在儿童和家长的心理上造成严重的创伤。
病因
这种先天性畸形主要是在怀孕第4周到第10周期间,由于某些致病因素导致胎儿面部发育障碍所致。目前医?认为可?的致病因素有:①遗传因素:部分患儿直系或旁系亲属中有类似畸形发生。大约有20%左右唇腭裂患儿可查询出有遗传史。②感染和损伤:怀孕初期(2个月左右)的母亲感染过病毒,如流感、风疹或受过某种损伤可能成为唇腭裂的致病原因。⑧母体怀孕期间患有如贫血、糠尿病、严重营养障碍等慢性疾病。④怀孕期间服用某些药物:如镇静药、抗癫痫药及激素类药等。⑤怀孕期间母体接受过大剂量X线照射。

症状
唇裂仅致颜面的畸形,很少妨碍患儿的吸乳。但在腭裂,由于口腔与鼻腔间存在缺裂,吸乳时口腔内不能形成所必需的负压,以致患儿有吸乳困难,导致营养不良。又由于口腔与鼻腔相通,口腔清洁卫生差,因而易发生中耳炎及呼吸道感染。严重的是由于腭裂引起的发音障碍,患儿言语不清名,呈开放性鼻音。
治疗
唇腭裂的治疗是一项系列性治疗,缺一不可。治疗目的是为了恢复上唇正常形态和正常的语言功能。为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整复手术的时间选择非常重要。目前国内外公认唇裂最佳手术时间为生后3个月。腭裂为生后18个月。唇裂术后往往伴有不同程度鼻畸形,即裂侧鼻孔扁平、塌陷、鼻尖歪等,应在8岁时做鼻畸形矫正术。另外唇腭裂小孩常有上颌牙齿排列不齐,出现反胎即地包天。应在12岁左右进行牙齿正畸治疗。
时间(年龄) 治疗内容
3-6个月 单侧唇腭裂修复
6~9个月 双侧唇腭裂修复
1~2岁 腭裂修复术、中耳功能检查与治疗
3~4岁 唇腭裂语音治疗
5~6岁 微小唇裂术后继发畸形的整复、腭裂腭咽闭合不全的矫治
9~11岁 牙槽突裂的修复
11~12岁 唇腭裂错牙颌畸形的正畸治疗、唇裂鼻畸形的二期整复
16~18岁 唇腭裂继发、牙颌面骨性畸形的整复
17~19岁 唇裂、鼻畸形的再整复
唇腭裂的治疗为综合性治疗,需要口腔科、外科、整形外科、儿科以至心理医师的通力合作。家长在配合治疗的同时,作好患儿的喂养、语音训练以及心理矫治,这三方面的配合对治疗患唇腭的孩子来说缺一不可。


手术注意事项
1、患者手术前需空腹抽血查肝功、澳抗(6个月以下的小儿可查其母血);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照胸部X线片等。如有问题应治疗后再入院手术。
2、患儿手术前应无发烧、咳嗽和流鼻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尽量排除各种不利因素对手术的影响。
3、小儿唇、腭裂手术前应使其习惯于汤匙或滴管进食,以免手术后因不适应而哭闹,影响进食和伤口愈合。
4、手术做完了只是成功的一半,手术后的妥善护理是保证伤口正常愈合和手术成功的关键。
5、患儿行唇、腭裂手术后应鼓励其进流食、多饮水,保证营养充足。术后一般给口服药液,应确保每日三次全部摄入。
6、术后一周是伤口愈合的关键时期,应特别注意患儿的进食、保暖、伤口清洁;避免哭闹,避免感冒、发烧、腹泻和其他任何对伤口不利的影响。
7、唇、腭裂手术后应以汤匙或滴管喂养,不能让患儿吸吮奶头或奶瓶,也不能用吸管吸流食。
8、术后应防止患儿用手搔抓伤口、拔掉唇弓或将手伸进口腔。必要时用小夹板使双上肢制动。
9、唇裂修复术后,护士小姐每日用消毒棉签清洁伤口,清除血痂和污物, 保持局部清洁。家长不应自己擦拭伤口。
10、腭裂患儿术后早期用全流食,禁吃热的、硬的或有渣食物;流食中不宜放入过多的糖,应搭配一些咸味的流食。
11、腭裂术后2周可开始进稀薄半流食,根据恢复情况逐渐增加;后6-8周可开始进普通食物,但仍应注意避免过硬食物对伤口的损伤。
12、唇裂修复术后6-7天拆线,小儿需在麻醉下进行。
13、腭裂修复术后5~7日拔除口内松弛切口填塞的纱条。拔除纱条后三小时禁食、水,腭部的缝线于术后早期不必拆除。
14、腭裂患者出院后除应继续注意饮食,早期不宜大声喊叫,不要用手指抠鼻腔和口腔。2-3个月后可开始语音训练。
15、为了防止瘢痕增生,唇裂修复后可遵医嘱外用抑制瘢痕药物,如舒痕等。
预防护理
1、孕前检查。兔唇为多基因遗传性疾病,因此在怀孕之前,一定要进行全面谨慎的孕前检查,如有一方,甚至双方患有此病,或有家族病史,胎儿患病的几率就会很高。
2、洁净孕期。母亲在怀孕期间感染病毒、服用某些药物、接触X射线、缺氧,都可能造成遗传基因突变,导致婴儿兔唇。酗酒、吸烟(包括二手烟)都是导致婴儿兔唇的隐形杀手,研究表明,吸烟、酗酒的孕妇,胎儿兔唇发生率比生活健康的孕妇要高得多。为此,准妈妈要祛除不良嗜好,为宝宝的健康保驾护航。
3、孕妇在怀孕期间应避免偏食保证维生素BCD及钙铁磷的充分摄入保持心境平和避免精神紧张不服用抗肿瘤药物抗惊厥药组胺药治疗孕吐的克敏静和某些安眠药不吸烟不酗酒避免接触放射线微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