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中暑急救措施

作者:日期: 2013-07-29浏览:

夏季容易引发中暑,中暑是一种常见病,但很多时候若不及时救治,中暑也会使人致命。

中暑以后怎么处理

夏季中暑的症状不明显,或者没留意,经常被人们忽视。因此,遇到不适症状,一定要提醒自己或者家人是不是中暑了。

根据症状的轻重,中暑可以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

先兆中暑的症状是:头晕、头痛、耳鸣、眼花、口渴、浑身无力、行走不稳。

轻症中暑除上述症状外,还伴随体温升高、面色潮红、胸闷、皮肤干热,或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汗等症状。

重症中暑是除了以上症状外,经常突然昏倒或大汗后抽风、烦躁不安、口渴、肌肉疼痛及四肢无力。

发现自己或者他人有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表现时,首先,迅速撤离引起中暑的高温环境,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多饮用淡盐水;还可以在额头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如果出现血压降低、虚脱等症状,应及时去医院静脉滴注盐水。对于重症中暑者,除了立即把中暑者从高温环境中转移至阴凉通风处外,还应该迅速将其送至医院进行救治。

平时自我预防中暑

夏季出门,最好躲避上午10时至下午4时这个时间段,因为这个时间段的阳光最强烈,发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时的10倍。如果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准备充足的水和饮料。此外,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仁丹、风油精等一定要常备在身。外出时穿衣应尽量选用棉、麻、丝类等织物,少穿化纤品类衣服,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引起中暑。

老年人、孕妇、慢性疾病的人士,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温季节要尽可能地减少外出活动。

夏季,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大,容易感到疲劳。而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也是预防中暑的有力措施。此外,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为口渴已表示身体里已经缺水。应根据气温的高低,最好每天喝1.5—2升白开水。高温下作业的人,每天要补充3升以上的水分,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弥补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

《海南日报》见习记者 侯 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