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月十五元宵节,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圆,是再幸福不过的事。但对于怀孕期间血糖偏高的准妈妈们来说,这美味的汤圆却成了一个难题:到底能不能吃呢?海医一附院营养师给大家科普一下。
汤圆虽美味,血糖有“危机”

现在市面上在售的许多汤圆,为了追求更好的口感,馅料里常常会加入猪油、花生、芝麻、白砂糖等,这些食材在带来浓郁香味的同时,也让汤圆饱含了大量的糖和脂肪。而且汤圆的外皮主要是糯米粉,这属于精制主食,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升糖指数比较高。
以“思念真果仁大汤圆” 为例,一个大汤圆的热量大约是 84千卡。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参考数据,一位体重66 公斤的男性,慢速步行半小时消耗82.5千卡,骑自行车半小时消耗132千卡,快跑半小时消耗264千卡。由此可见,汤圆这种高升糖指数的食物,在消化过程中很容易让血糖快速上升。就算是无糖汤圆,由于外皮还是糯米粉做的,同样会对血糖产生影响。妊娠糖尿病患者吃了汤圆后,血糖可能会迅速升高,这对不利于控制病情。
解馋又控糖,这些妙招快收藏
虽说汤圆不太适合“糖妈妈” 们吃,但在这么美好的节日里,一味地控制自己,实在有些扫兴。别着急,下面就给大家支几招,让准妈妈们既能解解馋,又能让血糖保持平稳:
1、慎重选择汤圆种类:在血糖控制稳定的情况下,准妈妈们尽量选择无糖或低糖汤圆,比如无蔗糖荞麦汤圆,要避免吃高糖汤圆。同时,要注意减少其他主食的摄入,保证一天的总热量平衡。要是有条件,自己制作粗粮汤圆也是个不错的选择,甚至可以做没有(白砂糖)馅料的汤圆。

2、严格控制食用量:每次吃汤圆的量不要超过75克(生重),浅尝辄止才能更好地控制血糖。
3、把握好食用时机:尽量不要在晚餐时吃汤圆,以免加重胃肠负担。
4、巧妙搭配食材:吃汤圆的时候,搭配一些低GI(血糖生成指数)和GL(血糖负荷)的食物,比如豆类、蔬菜、鸡蛋、牛奶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这样既能增加饱腹感,又能减缓血糖上升速度。同时,千万不要空腹吃汤圆,这对血糖的影响很大。
5、讲究进食顺序:吃汤圆之前,先吃点蔬菜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这些食物升血糖指数低,蔬菜中的膳食纤维还能减慢食物的消化吸收速度,从而延缓餐后血糖的上升。

6、选择健康烹饪方式:建议吃煮的或者蒸的汤圆,不要吃炸汤圆。煮汤圆的时间也不要太长,避免汤圆过度糊化,用大火煮熟就可以。油炸汤圆会增加油脂摄入,不符合“糖妈妈” 们清淡少油的饮食原则。另外,买汤圆的时候,可以选择个头小一点、包装里数量少一点的,这样既能解馋,又能控制量,还不会造成食物浪费。
7、密切监测血糖反应:吃完汤圆后,要注意监测血糖变化。
8、保持吃动平衡:吃完汤圆后,不要马上坐着或躺着,可以适当站立或散步。规律运动能提高妊娠糖尿病的血糖达标率,减少母婴不良结局。准妈妈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孕期的运动项目,比如孕妇瑜伽、快走、孕妇操、游泳等,也可以适当增加弹力带、哑铃等抗阻力项目,建议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吃汤圆的小窍门可不只是“糖妈妈” 们需要关注。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同样意义重大。汤圆多为糯米制成,黏性大、消化吸收慢,本身就容易引起血糖波动。高糖馅料更是雪上加霜,会让血糖在短时间内大幅上升,不利于病情控制。
所以,在享受节日美食时,大家都应把健康放在首位,依据自身状况,科学合理选择和适量、搭配食用汤圆,让节日过得开心又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