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简报第十五期

作者:日期: 2009-05-07浏览: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简报第十五期 发布时间:2009-5-7 被阅览数: 940 次 责任编辑:马瑞 付伟华 秦大伟 编者的话:今年的“五·一二”非同一般,“五·一二”国际护士节,是全世界护

责任编辑:马瑞 付伟华 秦大伟

编者的话:

今年的“五·一二”非同一般,“五·一二”国际护士节,是全世界护理人员的节日。一年前的这一天,在我国四川汶川发生了举世罕见的大地震。顷刻之间,山河破裂,人员大量伤亡,广大医务人员全力以赴投入紧张的抢救工作。时间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在此非常时候,我院骨科医生张英在5月13日这一天就赶赴抗震救灾第一线。5月17日,主要由我院医务人员组成的海南省第一支医疗救灾队在以我院普外科主任崔海宁的带领下,深入到灾区第一线参与救灾。王燕玲、朱绣峰两位护士身先士卒,前往第一线。由于在抗震救灾中表现突出,近日,王燕玲被卫生部和全国妇联评为全国卫生系统2009年护理专业“巾帼建功”标兵。一年即将过去,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今天,我们采写王燕玲的先进事迹,旨在号召全体医务人员要继续发扬抗震救灾这种精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从而把医院的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唱响不平凡的青春之歌

记全国卫生系统2009年护理专业“巾帼建功”标兵王燕玲

昨天的抗震英雄,今日的岗位能手。今年的5.12护士节,正好是四川汶川大地震一周年。在此非常时期到来之际,记者采访了附院血液肿瘤内科年青的护士王燕玲,深深被她的事迹所感动。她,一位青春靓丽的阳光女孩,在其平凡的护理岗位上,以其不平凡的业绩,唱响了一曲令人感动的青春之歌……

王燕玲,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肿瘤内科一名优秀的护理师。2000年夏天,刚从海南省卫生学校毕业的她怀着对白衣天使的崇拜和热情来到了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成为了崇高的护理职业岗位上普通而又光荣的一员。在平凡的岗位上,她九年如一日,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无私奉献着,先后多次获得省、院优秀护士等殊荣,她以一位阳光少女的深切情怀谱写了一曲现代白衣天使的青春之歌。

一 、以立足本职、爱岗敬业为信念,平凡岗位上谱写天使之歌

护理工作不同于其他工作,更加需要细心和耐心,要求的不仅是精湛的护理技术,还有一颗博爱的善良之心。她从这两方面来不断要求和提高自己。

为了提高自己的护理技术,她刻苦学习专业知识。当太多数同龄人下班后都忙着逛街约会时,她把自己关在书房里钻研专业知识,9年来写下了10万字的笔记。同时,还虚心向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护士学习,只要一有空就跟着她们在病房转,成了她们的小跟屁虫。这样,通过书本知识的钻研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她很快成为了血液肿瘤内科的业务尖子。她还结合肿瘤病人由于反复化疗血管损伤变脆变细的情况,摸索出了一套独特的进针手法,大大提高了进针的成功率。有一次,一名四肢重度水肿的肝癌患者需要行针,刚好她休假在家,其他的护士扎了十多针仍未扎上,病人用不上药,医生和家属都急得团团转,只好临时打电话叫来她。她运用自己摸索出来的独特方法,凭着几年积累下来的临床经验,终于在患者前臂内侧摸到了一条看不见的细小静脉,稳妥地扎进了针。从此以后,专门来找“王护士”扎针的人就越来越多了。

作为一名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她不仅有着精湛的技术,还有着一颗善待病人的爱心和耐心。不分生人熟人、有钱没钱她都是平等地对待每一位患者,用那颗炽热的心去温暖每一个病人。2006年7月12日凌晨四点,正值夜班,这时一位农村妇女抱着发高烧的孩子来急诊,情况危急需要住院,可她身上仅带有300元钱,远远不够入院的费用。看着奄奄一息的孩子和六神无主的母亲,燕玲当机立断,主动替这位母亲办理了担保手续,感动得那位母亲泪流满面,紧紧握着她的手说:“姑娘,你真是救命菩萨!”而她却说:“我不是,但我们是!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还有一次,已经脱了护士服下班的她从病房的门口经过,忽然闻到这间病房弥漫着难闻的臭味,她立即进去,发现原来是一位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患者大小便失禁,家属刚好有事离开。于是又换上护士服,主动为患者擦洗身子、换上干净衣服和床单,这让后来赶来的家属感动不已,掏出200元钱硬要塞给她,她无法拒绝,于是收下了钱,然后下楼把这200元钱打进了病人的住院费中。

二 以不畏艰难、无私奉献为己任,危难时刻展现时代精神

在她的座右铭中有两句话,一句是“恪尽职守”,还有一句是“无私奉献”。确实,在工作中,她是一个不畏艰难、危难时刻敢于挺身而出的巾帼英豪。在2003年的非典时期,面临着巨大的危险。还不满21岁的她不顾家人的反对,挺身而出,第一个递上了请战书,随时听从院里安排;尤其是在疫情严重的7月份,院里人手不足,她就主动加班、顶班,不计个人安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了履行了自己的诺言,赢得了院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区发生8级特大地震灾害,人民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灾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省医疗系统准备组织救援队前往。职业使命感让她坚定了志愿奔赴灾区进行医疗救援的决心,再次向院里递上了请战书。于是,5月17日,她和另一名护士作为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的代表飞赴了四川。这对于年轻的她来说是一个生死的考验,面临着6级以上余震和堰塞湖随时可能决堤的威胁,且还要克服持续的高温天气和地当床天当被干粮当饭的艰苦条件。但是,坚强不屈的她经受住了考验,每天她总是第一个从帐篷里爬出来,又最后一个爬进去。每天巡查灾民人数都在300人以上,同时,她还用自己的一颗爱心关爱着这些灾民,细心的与灾民交流,了解他们的灾后情况,询问他们的病情,给予他们关心和安慰。对于一些灾后产生悲伤、焦虑等症状的病人,她耐心地进行心理疏导,很多灾区小朋友还跟她成了好朋友,亲热地叫我“燕子姐姐”。就这样,她与医疗队员一起,在灾区支援了11天,共巡查灾民3000人,救治急重灾民300人,为灾民挽回生命财产损失;临走时,她还把随身携带的所有物品,包括生活用品和必备衣物以及5000元现金都留给了灾民。

三 以勇于进取、臻于至善为目标,生命征途中实现美丽人生

孔子说:“学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她深爱着自己的这个岗位,不断在这个征途中实现着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体现人生价值。

她不断地挑战和完善自我。她仅仅从中专起步,一直把低学历视为自己的一块心病。但这,让她更加勤奋地学习,除了专业知识,还不断充实其它文化知识。这样,2005年终于取得了海南医学院护理专业的********。同年,再接再厉,考入了海南医学院护理专业本科班就读。2007年,她参加了全国护理师资格考试,成绩优秀,并被院里选派到北京参加2008年度全国护理岗位技能竞活动,并获得铜牌。(海南省唯一一面集体铜牌)

她还注重发展自己的爱好。她爱好外语,尽管她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外语教育,但是决心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业余时间参加成人英语口语强化班,锻炼了良好的英语口头交流能力。2007年11月经过复杂的初试、复赛和考核,她通过了北京奥运志愿者选拔,于2008年8月以志愿者的身份在出现在北京奥运沙滩排球馆。在附院最近组织的青年静脉留置针技能竞赛中,她又以总分88.67分的成绩,取得第一名。近日,王燕玲又荣获全国卫生系统2009年护理专业“巾帼建功”标兵。在平凡的岗位上,燕玲,将以更不平凡的业绩唱响不平凡的青春之歌。(马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