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医疗机构的前头兵——医院,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所起的作用举足轻重,它不仅是部门的利益,个体的利益,而是全民全社会的事情。因为医疗工作是人民群众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工作,其目的是解除病人痛苦,使趋近枯竭的躯体恢复生机活力,让痛苦的心灵有所依托和承载。因此,努力构建和谐医疗关系和医疗卫生秩序,为广大老百姓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是广大医务工作者必须承担的责任之所在,也是响应时代的呼唤,顺让患者的要求之所在。
时下,医疗卫生界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创先争优所起的作用有目共睹;既推动了医疗改革,加快了医院发展,又促进了医患和谐。一位临床医生说得好,创先争优不一定非要去做惊天动地的大事情,而是把这种精神体现在日常工作中,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临床工作,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但不需讳言,创先争优在推进中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
医学是旨在保护和加强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科学,既是一个理论体系,也是一种实践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概念有了全新的诠释和注解,对生存的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期盼,这不可置否。然而,现代医学所能解决的疾病和健康问题是有限的,并非无所不能,什么都能为之,医生不能把人们的所有器官都象拆除机器零件一样拆除更换,更不能包除百病,解决所有健康问题。医学和医生能够为人类健康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很多,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
当今患者的期望值越来越高,认为现代医学应该治愈我所有的疾病,医生应该了解我体内的所有情况,知道我的健康问题出在哪里,医生应该懂得所有的医学知识,知道所应该知道的专业问题。而医生却认为,医生绝不是无所不知,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有限的,患者到医院来看病是要承承担一定风险的,医生本身对医疗实践更是充满风险的,成功与失败之间只有一步之遥,社会上的一些问题,医生是不需要解决的,由于观点不同,医患沟通不够,沟通不畅,医患之间仍然存在较深的鸿沟。
实践证明,当前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是实践科学发展观行动上的升华。医院开展这一活动,必须紧紧围绕医院中心工作来开展,医院的中心工作说到底就是救死扶伤,“患者至上,质量第一”。按照要求,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要做到合民意(就是让党员、群众包括患者都满意);好参加(就是党员,群众都觉得做起来不难);见成效(就是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但纵观目前各医院对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所唱调子明显不同。一是唱高调,认为抓好活动的开展,各种存在的问题都容易解决了,这是明显的乌托邦式的理想主义,二是唱反调,认为医院开展这一活动是形式主义,不切实际,不务正业,三是不着调(总跑调),认为开展活动是做做样子,花拳绣腿,劳民伤财,起不了多大作用。笔者认为,“创先争优”活动,当下在医疗界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如下“五个方面”。
一是产生厌烦思想。这些年,活动一个接一个不停,从“三讲”到“三个代表”,从“三个代表”到“科学发展观”再到创先争优,一些党员对开展活动不以为然,对活动产生厌烦思想。
二是认为与已无关。一些医务人员认为医生只要医好病就行了,开展什么样的活动是领导者的事,与已无关,于是对活动有抵触,采取消极应付的态度。
三是思想观念偏颇。有些医务人员把钱财的多少作为判断人生的价值尺度,认为有钱就是人生的最大幸福,开展什么活动都无所谓,因而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得到强调。从收“红包” 拿“回扣”到开“大处方”,过度检查治疗,见钱不见人,对患者采取不负责的态度,患者和社会对此意见很大。
四是机制健全不够。对于活动的开展,各医院都按照要求落实领导责任、制定了方案,营造了氛围,但对于活动缺少科学的考核机制和监督评价机制,做好与坏一个样,对先进典型总结宣传不到位,对活动中开展成效不佳的缺少必要曝光和问责。
五是缺少实际行动。活动之初提出许多承诺,但最后落实多少无人过问,重承诺而轻践诺,一些医院更是出现这么一种现象,硬件环境优美了,软件却缺失了,诊疗技术提升了,人文关爱却滑坡了,物质文明攀升了,精神文明却低落了,经济效益倍增了,社会评价却下跌了。
针对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寻找对策。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让发展成果最大限度惠及广大老百姓,是各级党委政府对和谐海南建设做出一系列部署,强调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把改善民生放在和谐建设海南的首位。卫生行业是群众生、老、病、死密切相关的行业,紧系着群众的切实利益,医院服务的对象—病人,是一种特殊的服务群体。大家知道,病人到医院的目的是为了治好病,不能为患者解除病痛,患者说什么都不会满意。
人们常说:“人命至重,有贵千金。生命无价,可见,行医治病,施药济人是医生的责任所在。生命之托,重于泰山。医生和病人之间,更重要的是属于医术范畴的关系,患者求医是为了得到及时、正确、有效的治疗,如果没有高超的医术,医生的服务态度再好,患者的目的却无法达到,和谐的医患关系也不从谈起,因此时代呼唤广大医务工作者必须努力提高医疗技术,提高对疑难杂症的确诊率和治愈率,并不断瞄准医学难点,奋力攀登医学高峰,以顺应患者的要求。
时代需要“大医”和“儒医”,和谐社会呼唤更多艺德双馨的“大医”和“儒医”。医院开展创先争优,说到底就是必须在医疗界涌现出更多更好的“大医”和“儒医”。
自觉地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对人的生命和健康负责,是医疗行业救死扶伤职业使命的必然要求,作为一位医务人员,当一个病人来看病的时候,当一个病人在手术台上的时候,病人已把自己的生命和健康托付给你,这是人世间最有分量的托付,是人世间最真诚的信任,因此,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医生都要视生命高于一切,应该尊重患者的生命,这是医生职业精神的要求。然而,医学又不是万能的,每个人都渴望健康,健康是人生的美好愿望,但又不是欲望的伸张,更不是奢望的。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规律,永远健康是不能实现,医疗过程中确实是存在风险的,医生绝非无所不能,他们常常需要在疗效和代价之间做出决断,这非常需要得到病人的理解和支持。在疾病面前,医生和病人的目标是一致的,应当共同承担。遇到疑难问题,医患双方都要保持信任和沟通,换位思考,不要把所有问题都推给某一方,这,就是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医患之间需要寻求的共识。因为有了共识,才能产生共鸣。
创先争优,关健在于“创”和“争”的过程,党组织先进不先进、党员优秀不优秀、职工群众是看在眼里,量在心上的。医疗卫生界开展创先争优,就是要以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为目标,为核心,把关乎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任务完成好。因此,必须努力寻求发力点。
医院开展创先争优,寻找发力点,首先要以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为核心。提高服务质量,提高诊治效果,改进服务作风,完善服务制度,改善服务条件,保证医疗安全。
其次要立足岗位实际,用心做事,提高医疗本领。医院是服务的行业,创先争优就是要树立对患者负责,对医院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的严肃态度,以高度的责任感投入医疗工作,用心做事、做成事。医疗的一位护士长说得好,创先争优就是在本职岗位上争当业务尖子,在日常工作中更好地服务患者,在平凡的护理工作中做出不平凡的成绩。
再次是要抓好保障改善民生,在服务广大职工和病人中创先争优。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凝聚民心。因此,必须继续深入开展“服务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