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3日中午,登上返家汽车的范先生回想起那40多天徘徊于生死边缘的遭遇,心中百感交集,他曾离死亡咫尺之遥。
今年34岁的范先生因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发热状况,且发热时伴有胸闷、气促等现象,曾多次到医院就诊,并未见明显好转。“发热7天”后,为求进一步诊治,于8月7日入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ICU。诊断为重症肺炎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多器官功能损害。
患者入院后予以积极抗感染、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持续血液净化清除毒素等对症支持治疗。11日,经过反复检查与病例讨论,确诊患者感染上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由于该病菌引起的呼吸窘迫在临床上极为少见,具有病情变化快、多器官功能受损并恢复缓慢,且影像学表现及症状不典型等特别,在海南实属少见。住院期间,患者病情反复多变,先后出现两次呼吸心跳骤停情况,经我科医护人员竭力强救,将其从死亡边缘拉回来。经过医务人员连续多日的救治和精心护理,患者病情好转。两周后,患者电解质、肝肾功能大致正常,生活能自理,于23日顺利出院。
患者昏迷期间,大小便失禁,为了做好患者的生活护理,防止长期卧床出现压疮,既要按时给病人翻身,又要不定时为其清理大小便。由于患者体型大,体重200斤左右,在帮他翻身的时候一个护士不能完成,就两个护士,两个不行就三个护士,虽然很辛苦但没有一个护理人员抱怨过。
经过我们医护人员的精心救治和护理,患者从昏迷中清醒过来。在知晓自己的病情后,灰心、丧气、抱怨各种不满情绪接踵而来,对医护人员又打又骂。患者不配合治疗的负面情绪使工作陷入困境,但是医护人员没有灰心,派专人对他进行护理,每天上班都像对待家人一样和他聊天,耐心的开导他,给其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还指导家属在每天的探视时间播放孩子的视频,让他看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及责任。果然,患者慢慢愿意接受并配合我们的工作了。看到这我们更加有信心,并为其额外制定了一套更为细致的护理项目:每天按摩肢体帮助患者做功能锻炼;得知患者在患病前有泡脚的习惯,在患者病情稳定清醒后,护士每周为患者提供温水泡脚两次;住院期间,在生活护理和基础护理方面,尽量满足了患者所有的合理需求。我们的举措,得到患者和家属的好评。
最终,患者在急诊科全体医护人员的48天精心治疗和护理下,各项检查指标趋向正常,能够完全生活自理,达到出院指标,出院回家休养。出院时患者望着我们的医护人员几度哽咽,赠予两面锦旗并写了一封感谢信表达所有心情。此情此景,医护人员们都倍感自豪,觉得自己的工作得到了最好的见证,贴心的护理服务,就是在为每一位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