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重点主要包括:(1)肿瘤发病机制研究;(2)肿瘤分子诊断与个体化治疗;(3)肿瘤影像学评价;(4)肿瘤治疗新技术研究。目前,该方向...
研究重点主要包括:(1)肿瘤发病机制研究;(2)肿瘤分子诊断与个体化治疗;(3)肿瘤影像学评价;(4)肿瘤治疗新技术研究。
目前,该方向主要学术队伍有37人,其中高级职称30人,博士10人,硕士15人,硕博比67.6%,兼职硕士生导师7人。肿瘤年门诊量1万余例,住院病人6千余例,手术2千余例。5年来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5项,科研经费295.4万元(不含配套),发表论文159篇,其中SCI收录论文8篇,获海南省科技进步奖2项;联合培养研究生14人,13人获得硕士学位。
主要数据与立项建设前5年(2003年1月-2007年12月)比较见图6-7。

图6:肿瘤方向立项建设前后5年学术队伍人数构成比较图

图7:肿瘤方向立项建设前后5年科研项目数比较图
学科带头人,郝新宝,男, 1966年3月生,医学博士, 博士后,教授,主任医师,兼职硕士生导师。2000年第四军医大学博士毕业,2006年至2008年赴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医学院肿瘤研究所及密西根大学癌症中心进行博士后、高级访问学者研究工作。现任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和临床学院副院长,海南医学院肿瘤研究所所长,肿瘤内科学术带头人。现任海南省血液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美国血液学会会员,美国临床肿瘤学会会员。5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教育部重点科技项目1项,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EI收录8篇。科研经费共131万元。指导硕士研究生10名,已获硕士学位6名。
Ⅳ-2学科方向名称:肿瘤发病机理与诊疗
|
Ⅳ-2-1本学科方向的特色、优势
|
依托海南医学院肿瘤研究所及附属医院临床肿瘤学部,由肿瘤内/外科、放疗科及肿瘤影像、病理等科室构成协作团队,近5年临床及科研发展迅速,肿瘤年门诊量1万余例,住院病人6千余例,手术2千余例。
特色:
临床与科研相结合,重点包括:(1)肿瘤发病机制研究。对临床常见肿瘤(淋巴瘤、肺癌、肝癌、膀胱癌等)通过信号转导/肿瘤干细胞、凋亡/抑癌基因、新生血管生成等角度探讨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克隆调节蛋白SNX25,系统研究其在肿瘤干细胞形成中的作用,为相关肿瘤防治寻找新方法。(2)肿瘤分子诊断与个体化治疗。建立基因组、转录组和蛋白组学等分子诊断技术平台,开展肿瘤组织及外周血肿瘤细胞药物靶分子、药物代谢等基因突变和表达水平检测,预测肿瘤预后、疗效及毒副作用,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3)肿瘤影像学评价。利用CT、MRI及其功能、分子成像等技术,对肿瘤早期诊断、治疗前后的分期及疗效等进行了系列评价研究。(4)肿瘤治疗新技术研究。开展siRNA、反义核酸、重组抗体、干细胞治疗等基础研究和腔镜微创、介入及物理、细胞及生物靶向治疗等临床研究,提高肿瘤综合治疗水平。
优势:
学科队伍:是由多个重点学科联合交叉的群体,主要学术队伍37人,高级职称30人;博士硕士25人,硕博比67.6%,兼职硕士生导师7人。
研究条件:与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合作成立“中美联合淋巴瘤诊治中心”,开展淋巴瘤病理诊断国际合作研究,以及淋巴瘤的规范化、个体化治疗。拥有卫生部首批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肿瘤内科),已经收集肿瘤病理标本2万余份。
研究能力:5年来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5项,科研经费295.4万元,联合培养研究生14人,13人获得硕士学位。
研究水平:发表论文159篇,其中SCI收录论文8篇,获海南省科技进步奖2项,其中一等奖1项。
|
Ⅳ-2-2本学科方向的学术带头人简况
|
姓名
| 郝新宝
| 性别
| 男
| 出生年月
| 1966.03
| 专业技术职务
及专家称谓
| 教授
主任医师
|
最高学位或最后学历
(包括学校、专业、时间)
| 博士学位;2000年7月第四军医大学肿瘤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并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
所在院、系、所
| 临床学院
| 成为本单位在编人员的时间
| 2005.01
|
在其他立项建设授权学科担任学术带头人或主要学术骨干的情况
(若未担任,填写“无”,若担任,填写担任的学科名称)
| 无
|
|
2008年1月至2012年10月最有代表性的成果
| 成果名称
(获奖、论文、专著、发明专利等)
| 获奖名称、等级及证书号,刊物名称及ISSN、检索号,出版单位及ISBN,专利授权号
| 时间
| 本人署名单位名称
| 署名情况
|
SNX25 regulates TGF-β signaling by enhancing the receptor degradation
| Cellular-Signalling.0898-6568.2011,23(5):935-946
(SCI收录)
| 2011.05
| 海南医学院
| 1/9
|
A novel function of the human CLS1 in phosphatidylglycerol synthesis and remodeling.
| Biochim Biophys Acta.
1388-1981.
2010,1801(4):438-445
(SCI收录)
| 2010.01
|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Medicine
| 1/6
|
MicroRNA miR-34 inhibits human pancreatic cancer tumor-initiating cells
| PloS One.1932-6203.
2009,4(8):6816-6829
(SCI收录)
| 2009.08
| 海南医学院
| 1/13
|
Restoration of tumor suppressor miR-34 inhibits human p53-mutant gastric cancer tumorspheres
| BMC Cancer.1471-2407.
2008,8:266-274
(SCI收录)
| 2008.09
| Comprehensive Cancer Cente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 2/7
|
Validation of SAG/RBX2/ROC2 E3 ubiquitin ligase as an anticancer and radiosensitizing target.
| Clin Cancer Res. 1078-0432.
2010,16(3):814-824
(SCI收录)
| 2010.02
| Comprehensive Cancer Cente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 3/8
|
2008年1月至2012年10月获得的主要科研项目、课题
| 名 称
(下达文件编号或项目编号)
| 来源
| 起讫时间
| 合同经费
(万元)
| 财务到账经费(万元)
| 本人署名单位名称
| 署名情况
|
SNX25通过CD44作用环节影响肿瘤细胞转化及放化疗后复发(8116026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2.01-
2015.12
| 50.0
| 30.0
| 海南医学院
| 1/10
|
淋巴瘤干细胞CSC的表面标志及针对其信号通路的靶向治疗(811215)
|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12.01-
2014.12
| 2.0
| 2.0
| 海南医学院
| 1/14
|
主讲
课程
情况
| 时 间
| 课 程 名 称
| 本课程学时数
| 授课主要对象
|
2009-2010
| 诊断学
内科学(血液系统疾病)
| 3
3
| 本科生
|
2009-2012
| 肿瘤学(血液系统肿瘤)
| 15/学年
| 研究生
|
Ⅳ-2-3本学科方向2008年1月至2012年10月发表论文情况
|
序号
| 论 文 名 称
| 作者(*)
| 发表时间
| 发表刊物、会议名称或ISSN、
检索号
|
1
| MicroRNA miR-34 Inhibits Human Pancreatic Cancer Tumor-Initiating Cells
| 郝新宝
Hao,Xinbao
(1/13)
| 2009.08
| PloS One.1932-6203.
2009,8(4):6816-6829
(SCI收录)
|
2
| SNX25 regulates TGF-beta signaling by enhancing the receptor degradation
| 郝新宝
Hao,Xinbao
(1/9)
| 2011.05
| Cellular Signalling.0898-6568.
2011,23(5):935-946
(SCI收录)
|
3
| Effect of fragile histidine triad gene transduction on proliferation and apoptosis of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
| 许荣华
Xu,Ronghua
(1/10)
| 2008.06
|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1007-9327.2008,14(23):3754-3758(SCI收录)
|
4
| Immunophenotype and increased presence of CD4(+)CD25(+) regulatory T cell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 巫翠萍
Wu,Cuiping
(1/5)
| 2012.02
| Oncol Lett. 1792-1074
2012,3(2): 421-424
(SCI收录)
|
5
| Recogni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Rectangular Sonographic Appearance of the Urinary Bladder
| 涂 蓉
Tu Rong
(2/3)
| 2011.09
| Journal Of Ultrasound In Medicine. 0278-4297.2011,30(9):1215-1220
(SCI收录)
|
6
| Comparative genomics and function analysis on BI1 family
| 胡春霞
Hu,Chunxia
(3/9)
| 2008.06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nd Chemistry.1476-9271.2008,32(3):159-162(SCI收录)
|
7
| 抗人IgG抗体与丝裂霉素联合应用治疗膀胱癌的实验研究
| 梁培育
(1/6)
| 2008.12
|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000-6702. 2008,29(12):804-807
|
8
| 黎族HBV感染者其病毒基因型及C基因启动子/前C区
基因突变与肝硬化和肝癌的关系
| 曾俊涛
(1/4)
| 2011.12
| 中华肝脏病杂志. 1007-3418
2011,19(12):936-938
|
9
| MR靶向对比剂前体—VEGF165-适配体与VEGF165体外结合实验研究
| 涂 蓉(3T/3)
| 2011.01
|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1674-1897.
2011, 34(1):9-11
|
10
| 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h/mCD44v6的构建和鉴定
| 许铁峰
(1/5)
| 2009.08
| 中国药理学通报.1001-1978.
2009,25(8):1111-1113
|
Ⅳ-1-4本学科方向2008年1月至2012年10月获得的代表性科研项目、课题情况
|
序号
| 项目、课题名称
(下达文件编号或项目编号)
| 来源
| 起讫时间
| 承担人(*)
| 合同经费
(万元)
| 财务到账经费(万元)
|
1
| SNX25通过CD44作用环节影响肿瘤细胞转化及放化疗后复发(8116026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2.01-2015.12
| 郝新宝
(1/10)
| 50.0
| 30.0
|
2
| 荧光VEGF165单抗标记磁性纳米粒MR对比剂对肿瘤靶向显像和治疗的实验研究(81160177)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2.01-2015.12
| 涂 蓉
(1/10)
| 50.0
| 30.0
|
3
| LSCLS与DCG协同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研究
(81160297)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2.01-2015.12
| 许铁峰
(1/7)
| 54.0
| 32.4
|
4
| XIAP在mda-7/IL高选择性杀伤肝癌细胞中对正常细胞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8126034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3.01-2016.12
| 许荣华
(1/8)
| 45.0
| 18.0
|
5
| RNAi阻断膀胱癌表达IgG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研究
(8106021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1.01-2013.12
| 梁培育
(1/8)
| 22.0
| 22.0
|
6
| RNA干扰逆转人肺腺癌多药耐药性研究
(081005)
| 海南省重点科技计划项目
| 2009.01-2011.12
| 李 羲
(1/6)
| 8.8
| 自筹
|
7
| siRNA沉默lgG抑制膀胱肿瘤细胞生长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081002)
| 海南省重点科技计划项目
| 2009.01-2011.12
| 梁培育
(1/11)
| 8.3
| 自筹
|
8
| EGFR突变检测基因芯片的开发及应用
(080204)
| 海南省重点项目
| 2008.01-2010.12
| 白玉杰
(1/6)
| 7.0
| 7.0
|
9
| MR靶向对比剂—荧光VEGF165单抗标记磁性纳米粒体外实验研究(811212)
|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12.01-2014.12
| 涂 蓉
(1/7)
| 2.0
| 2.0
|
10
| AID对膀胱尿路上皮癌表达IgG的影响(812190)
|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13.01-2015.12
| 李浩勇
(1/9)
| 2.0
|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