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儿童健康事业保驾护航【海口日报2018.12.15】

作者:日期: 2018-12-24浏览:

——记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十佳杰出医生”蒙晶

一说起医生,我们最先想到的是“医者父母心”这句话,医生一直都是一个神圣的职业,但是要成为一名好医生并不如我们想象中简单。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主任蒙晶看来,好医生是急病人之所急、忧病人之所忧、想病人之所想,始终把病人放在第一位的医生。她也一直以此来要求自己,每天都认真对待每一位病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原则,成为许多儿童的守护天使,经她接手治疗的儿童已经数不清了,她的付出以及努力得到了许多患儿家长的点赞。

不断学习先进技术

提高科室服务水平

蒙晶曾在华中科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到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妇儿医院儿科进修学习新生儿和NICU专业,到美国纽约皇后长老会医院进修学习,现为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呼吸专业委员会委员,海南省危重新生儿临床救治专家组成员。

没有过硬的医疗技术是对病人的不负责任,蒙晶始终严于律己,临床工作方面不断积累经验,学习方面精益求精,把理论运用于临床实践中,不但学习国内新知识,还主动学习外国文献,在学习过程中深感外文能力不足。她于2001年到卫生部湘雅医院的英语培训中心学习英语一年,更好的研究外文相关文献,学习最新儿科知识与技术,让自身掌握过硬本领。

2010年担任儿科行政主任以后,蒙晶把当时基本没人能进行气管插管、不会用小儿呼吸机抢救病人的科室,带领成如今的人人会完成上述高质量救治危重患儿的队伍,救治了包括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重度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遗传代谢性疾病等特殊重症患儿,提高了整个科室的技术水平,更好的为儿童的健康事业保驾护航。

门诊尽心尽力

义诊不辞辛劳

我们都知道门诊是很辛苦的,每天都要接待大量的病人,工作量十分庞大,但是蒙晶始终把医生的职责牢记在心间。

月门诊量450人次以上,她经常不顾个人得失,加班加点,看完最后一个病人为止。蒙晶告诉记者,她经常遇到病人家属从很远的地方带着孩子过来看病,排不上号十分着急,她总是充分理解这些病人家属的难处,同时本着负责的态度,不计个人时间给病人加号,合理检查、用药,让病人家属安心放心。蒙晶用真心真情,换来了不少病人家属的赞扬声。

在2018年的“精准扶贫”工作中,蒙晶迎着台风与同事一起赶往乐东,当晚完成送医上门服务的“精准扶贫”工作中,到贫困户家中去给患儿看病。“有一个患儿不能好好说话,走路也走不稳,我们给孩子做了检查,告诉孩子的家长一些注意事项以及就医意见。”蒙晶说。

蒙晶还经常参加义诊活动,她多次到琼中、三亚、东方等市县开展义诊工作,与当地的医院联合进行会诊,当场指导抢救患儿。经常遇到一些患儿,其家属对当地的治疗存在疑惑,会找蒙晶检查并告知家长治疗事项。每次义诊现场,都被围得满满的,蒙晶都细心的给每个患儿检查,耐心回答每一个患儿家属的提问。

为了传播儿科知识,让更多的市民了解儿科相关事项,蒙晶多次到海口市各个社区开展知识讲座,让儿科科学知识走进千家万户。

“我们最需要的是家长的信任”,蒙晶介绍:“要是孩子有什么不适的地方,我们希望家长们能密切配合医生工作,告知真实情况,然后对医生的治疗给予充分信任。”作为一名医生,蒙晶表示,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她会尽自己的全力去给予每个患儿合适的治疗,让更多的患儿过上健康的生活。

“我们曾经遇到一对双胞胎患儿,其中一个孩子经过两次手术终于好了,我们都很欣慰。”蒙晶脸上洋溢着医者的自豪,还把双胞胎的照片给我们看,我们才知道原来她一直保存在这对双胞胎的照片。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儿科事业发展任重道远,蒙晶一直坚守在儿科,为儿童健康事业奉献自己的全部精力,真正成为了儿童的“守护天使”。

相关链接

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主任蒙晶还经常被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邀请到各市县进行巡讲,深入到海口市社区进行常见病授课,给基层医师进行培训指导,多次被邀请到三亚举办的学术会议上作学术发言。蒙晶还受邀开展免疫规划业务知识培训讲座,在海口市以及其它市县开展培训,先后到文昌、琼海、定安、昌江、白沙、澄迈等地开展培训课堂,为海南儿科事业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目前,蒙晶正承担海南医学院儿科实习教材编写以及人卫版儿科学《儿科实习手册》(第二版)的编写任务。2018年蒙晶举办了省级新生儿新进展继续教育学习班,参加听课人数250人以上。近年来蒙晶作为通迅作者指导下级医生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编,主编教材1本、著作1本,参编教材1本。

1111111111111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