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2日 致敬每一个身为护士的你!
-
战“疫”英雄 |三亚核酸采样队身后的坚盾
“我不在,队员们就会饿肚子!”、“我可不能休息,队员们都在等我呢!”队员劝陆雪飞护士长休息的时候,她总是这样回答。来三亚22天陆雪飞护士长从未休息过一天,无论是出任务前,还是结束任务回到酒店,第一眼看到的一定是她,队员们有任何生活上的问题,只要找她就没有解决不了的。三亚核酸采样队200名队员都亲切的称她为“无所不能的飞姐”。只要有飞姐在,队员们就安心。 ...
-
上午海口采核酸 晚上三亚战方舱 陈泽平:全力以赴二战方舱
“仅用了3天时间就主持建设了3个酒店式方舱!这些方舱跟2020年初武汉的江汉方舱不一样,是酒店式方舱。”8月13日,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海南)队员陈泽平自豪地说。“这就是我们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员(海南)救援尖兵的速度,也是我们海医一附院的速度。”陈泽平是来自海医一附院转运中心一名帅气开朗的男护士,也是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海南)的资深队员,31岁,护龄12年,别看他只有三十出头,这已经是他第二次进方舱战斗—...
-
记海医一附院三亚核酸采样队临时党支部书记张翔
三亚疫情突如其来,8月2日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核酸采样队领命奔赴三亚支援当地核酸采样工作。核酸采样队领队、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张翔带领200名医护人员匆匆踏上征程,心中却一路重负,难以释怀。生命重于泰山,在疫情当下,张翔别无选择,毅然前行。 张翔是家中独女,父母均身患癌症,上海疫情发生之时,父亲病重在肿瘤科住院治疗,婆婆也因脑肿瘤病况严重,不能自理,因家事缠身所以未能奔赴抗疫一线。然而生命天注定,半点...
-
喜讯!海医一附院陈洪娇荣获2022年中华护理学会“杰出护理工作者”称号
杰出护理工作者5月10日,中华护理学会以网络直播的形式召开了国际护士节庆祝大会,大会表彰了2022年中华护理学会“杰出护理工作者”荣誉称号获得者,我院急危重症医学部科护士长陈洪娇获此殊荣。中华护理学会“杰出护理工作者”评选活动旨在激励广大护理工作者立足本职、锐意进取,奖励在我国护理事业各个领域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个人,引领广大护理工作者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陈洪娇为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危重症医学部科...
-
心疼你磨破的脸起疹的手——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援鄂见证二
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各地派出上万名医务人员支援湖北前线,我院首批援鄂医疗队的42名成员也已投入到湖北各市、县相关医疗机构的救治工作中。 作为一名党龄两岁的年青党员,得到援鄂的消息,辛护长第一时间报名,更是...
-
你们一袭白衣 犹如身披铠甲——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驰援湖北见证一
此时此刻的湖北 有来自全国各地 成千上万个医务人员 辛晓艳、谢梦超和吴顺已于1月30日下午4时进入荆州市中医院第四病区 据悉 他们将按6小时一个班当值 一个护士的6小时 是远离家人不知归期 是八方来援殊途同归 这不...
-
逆行援鄂 戮力同心——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医疗队驰援武汉
“病毒肆虐 我将随时听从医院指挥和派遣” “我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无怨无悔” “只要有需要,我愿意尽自己的一份力” “我报名 我报名 我也报名” “领导 我还没成家 让我去吧” “家人都很支持 派我去吧” “还...
-
平凡岗位上的老护士 ——记门诊部支部书记云青同志
我不知道云青姐是哪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我认识她的时候,她已是儿科病房的副护士长。当时儿科年轻的护士较多,对打小儿的头皮针没有经验,但只要云青姐上班,她们就像吃了定心丸似的。因为只要她们穿刺失败了,必是...
-
我院护理案例荣获中华护理学会最佳推荐案例奖
2019年4月25日,我院麻醉复苏室陆雪飞的患者安全管理案例“FMEA应用于麻醉复苏期风险管理”经过层层选拔,被海南省护理学会推送到“全国护理管理改革创新高层论坛”参赛,经过中华护理学会管理委员会组织的百余名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