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抗击疫情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那么急诊科就是与死神短兵相接的“前沿阵地”,是承受第一波新冠感染大规模冲击的最前线之一。
在这里,一天24小时救护车声不绝于耳;
在这里,灯火通明的救护大厅挤满了患者和焦急的家属;
在这里,急诊科的医务人员穿梭在病患之间,顾不上吃饭喝水、上厕所,……
没有片刻犹豫,没有豪言壮语,有的是熠熠发光的救死扶伤精神。
快!快!快!与时间赛跑!
“胸闷、咳嗽、气急,氧饱和度87。”
“发烧,神志不清!”
“先拉张心电图!”
“快,准备气管插管!”
连日来,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抢救室,一场场与死神的搏斗在这里上演。危重症患者接连不断地被送来,他们大部分是老年人,他们多有慢阻肺、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肾功能不全或肿瘤等基础疾病,大多合并肺部感染,他们有的起病突然,有的进展较快,有的发现较晚。其中,不少患者意识不清,生命体征不平稳,需立即气管插管抢救。
这样的场景,就是新冠冲击下急诊科的常态,已经持续几周了。
急诊接诊后,急诊医生需要快速判断,把生命垂危的病人筛选出来,运到抢救室进行生命支持,也要想办法把轻症病人收治到其他科室去,防止变成重症。
这段时间,每有重症患者,陈淼主任都会亲身参与现场指挥抢救病人,病人情况稳定后,马上又投入到疏导和分流病人的工作中。待安排好急诊门诊的病人后,她又马不停蹄地奔赴急诊ICU查看收治的危重症病人,指导治疗方案。
“危重症抢救数量增加了近10倍,各种发热、胸闷、咳嗽、气急等症状的病人数量激增。”急诊科主任陈淼介绍,自12月中旬以来,急诊科进入了倍受煎熬的时刻,救护车的呼啸声仿佛永远停歇不下来。“值班医护的双脚就像安上了风火轮一样,大家都在连轴转。”
不只是抢救室,高峰期时,急诊门诊外坐满了等待就诊的患者,医生一坐就是5个多小时顾不上喝水;
输液室里座无虚席,部分患者只能在输液室外走廊临时增设的座位输液,护士也忙得不可开交……
急诊人绷紧神经 随时迎战急危险情
“急诊,永远是病患最多,病情最多变,病程最复杂的地方,它对医务人员的要求也更高,医务人员神经永远处于紧绷状态,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前一秒的静谧在下一秒将要发生怎样的诡谲变化。”急诊科主任陈淼说。
“豹哥,准备出车!”急诊转运中心值班室,接线人员紧盯着院前急救信息系统,一条呼救信息弹了出来:87岁,地址、联系电话、呼救原因。信号就是命令,接线人员熟练地核实了基本信息、通知转运人员出车一气呵成。
急诊转运中心作为急诊院前的“先锋队”,自2022年12月初防控政策调整后,患者就诊需求大幅度增加,转运中心调度员接警电话倍增,出诊的医护人员马不停蹄地奔波于大街小巷……,慢慢地,很多医护人员和驾驶员都病倒了,当劝说他们多休息时,他们总是简单地回绝:“我还可以”。“我还可以”是为了救助更多的病人,“我还可以”是许多医护人员的默默选择,“我还可以”是急诊人不屈不挠战斗精神的集中体现。
“在12月中下旬的时候,急诊患者是之前的好几倍,而急诊科的医护人员感染人数也持续增加。”陈淼主任说,“那段时间完全处于高负荷运转的状态,排班困难,人手很欠缺,有人临上岗时突然发烧,有人正上着班开始难受,都得换班。我们只能一天天排班,真担心运转不过来。”
面对患者倍增的情况,急诊医护人员都在感染后还未痊愈就自发返岗。每天超负荷轮转,虽然声音嘶哑,虽然头痛欲裂,虽然咳出血丝,虽然疲倦乏力,虽然个别年轻医护因为压力巨大而短暂崩溃……但他们最终坚持了下来,用最平实的语言,用义无反顾的壮举,担负起维护患者健康的责任和担当。
举全院之力帮助急诊挺过难关
“消化道出血,氧和也不好,还有肺炎,看看有没有重症床位,抓紧转过去。”
高峰期最初阶段,最难的还不是人手紧张,而是给重症患者找床位,陈淼主任说急诊床位始终是满的,好在医院进行了统筹,感谢大后方的支持!
在迎战重症高峰的关键时刻,医院紧急腾空部分科室构建危重症收治病区,敞开转诊通道,收治危重病人,“这让急诊收治的患者得到了有效分流,使得我们能够接诊更多的急危重症患者”陈淼说。
在医院的统筹协调下,各个临床科室纷纷派出精干力量汇聚到急诊科,确保急诊患者应收尽收,确保每一位患者都能得到及时的救治;急诊场所和设备的扩容也同步推进,医院紧急调配移动板房、紧急采购设备,紧急诊室、紧急抢救室、紧急候诊区、紧急留观室、紧急输液室快速搭建起来……一系列举措帮助急诊成功度过了急诊高峰。
“我们成功顶住了本轮新冠的第一波冲击,大家经受住了考验”急诊科主任陈淼欣慰地说,“但战斗还在继续,我们还会继续坚守。”
患者的生命高于一切。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急诊科的医护们众志成城,大家迎难而上,用血肉之躯保障急救生命通道,用双肩担负起守护生命的责任使命,用汗水和热血浇筑起抗击新冠疫情的铜墙铁壁。
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的医者初心。
他们不是英雄胜似英雄,他们是后疫情时代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