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入东村李,昏疏北巷陈。”在儋州支援的第3天,我院超声科陈开良再次将自己的抗疫所感作成诗词。自三亚“0801”疫情以来,陈开良先在海口执行了多轮全员核酸采样任务,8月31日,又随队伍赶赴条件更为艰苦的儋州支援。在核酸采样过程中,他遇到了很多大大小小的“麻烦”,酷暑、大暴雨、山路远且泥泞湿滑,但他始终乐观应对,用“掘它墓”的勇气和“坐如钟”的气魄,迎“疫色入西空”的那天。
工作时是尽职尽责的“大白”,生活中的陈开良是一个能“苦中作乐”、才华横溢的诗人。在过去抗疫的一个多月里,陈开良即兴创作了五首诗词。这五首诗词记录了抗疫期间,他的所见、所思、所感、所愿,也是海附一人的战疫缩影。
满江红 抗疫
——海南一附院全员抗疫
才尽三伏,迎一候、且寻凉迹。
怎料吾、玉池金岛,却添新疫。
南至鹿城三水疠,北达海口千门闭。
遣天令、众将挽长缨,从头誓。
戴银障,直巷入;披铁甲,方舱驻。
聚八方援士,正拾薪炽。
纵使十州风又雨,兼程况有医和护。
向冠瘟、立马更横刀,掘它墓。
这首词的创作是在三亚疫情刚开始严重的时候,整个海南呈现出“南至鹿城三水疠,北达海口千门闭”的局面。我院几百医护火速前往三亚支援,同时海口也开展了“百团大战”似的地毯式核酸检测。我便是众多采手中的一员,“遣天令、众将挽长缨,从头誓”,积极参与并克服各种困难,完成每一次采样任务。同时外省多地也派医疗队到我省进行支援,“纵使十州风又雨,兼程况有医和护”,深信疫情很快就被消灭,于是便有“向冠瘟、立马更横刀,掘它墓”的诗句。
采核酸(一)
烈日当空照,中伏正夏浓。
千人趋二帐,且坐若一钟。
帽染八方汗,身鞠四面躬。
医光东曙后,疫色入西空。
这首诗是在龙华二横路采核酸时创作的。那天烈日当空,火云如烧。我组四人,两两一小组,2小时一换班。早上8点不到,该社区的居民便已井然有序地向着我们位点的方向,排着长长的队伍,响应政府的号召,参与全民核酸检测。而我们也是提前到岗,换好装备后,准点开采。纵使工作量极大,挥汗如雨,我们也始终一丝不苟,坚守岗位,一直采到晚上近9点。最后一句“医光东曙后,疫色入西空”,是对战胜疫情的一种期许!
采核酸(二)
入巷匀衣雨,寻风进万家。
长龙依旧在,大褂不觉乏。
这首诗比较简短,但却道出一种迎难而上,不屈不挠的“大白”精神。那天我们的点位非常简陋,不巧又偏逢大暴雨,我们甚至连避雨的地方都没有,只能在位点的帐篷下与志愿者一起避雨,大家被淋湿了。雨停后,做核酸的人又排成长队,我们也即刻重新投入战斗,并且精神抖擞,干劲十足,直到夜幕降临,任务结束。
采核酸(三)
——致敬抗疫一线的女医护
兼风并雨日当空,
回巷横灯月正浓。
长汗已淹眉与发,
面无泊粉却飘香。
这是诗写于海口林安智慧物流城,那是我工作量最大的一次外出采核酸。从“日当空”的中午2点开采,一直忙碌到“月正浓”的晚上9点。大家都疲惫不堪,尤其是几位女医护,脱掉防护服的那一刻,整个就像在浴缸里浸泡过一般,汗水湿透了衣裳、凌乱了秀发,但他们始终任劳任怨,不畏艰辛,坚持到底,完成使命。一句“面无泊粉却飘香”便是她们的美丽日常。
采核酸(四)
——海医一附院支援儋州
早入东村李,昏疏北巷陈。
阶高当壁窄,径远向林深。
并灭十州疫,从歌百逆仁。
苏公今日在,可画更添文。
这首诗是我们支援儋州第3天写的。在儋州采核酸不像在海口那样便利,多数是早上采东边李家,黄昏时才离开北面陈村。而最为艰辛的当属上门入户采核酸了,有时会遇见陡峭的阶梯,有时要走进泥泞弯曲的小路……但这些都无法阻碍“大白”们骑着“雷公马”前去战斗的步伐。等待疫情结束的时候,相信大家都会为逆行者歌,为逆行者画,为逆行者文!
透过他的诗词,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个浪漫主义诗人在面对苦难时的乐观向上,更看到了海附一人在全员抗疫中所展现的坚韧、不屈,满怀希望的阳光、豁达。在面对疫情、面对危难时,一个个海附一人迎大考不惧,敢担当不退,用用敢于争先、不怕牺牲的精神,谱写海附一人的精神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