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医疗健康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为了推动护理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助力医院慢病的管理水平,2024年10月25-27日,海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理部在海口市复兴城悦玺海景酒店举办了“常见呼吸慢病的数字化管理方略”学习班。本次学习班邀请了国内知名专家和护理管理者分享了数字诊疗的经验,来自全省100多名护理同仁参加本次学习。

海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琪副院长开幕致辞。李院长指出,数字化医疗不仅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医疗服务模式的深刻变革,我们需要通过数字化手段,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同时,李院长也对护理队伍能够紧跟信息化发展前沿,聚焦呼吸慢病数字化管理方法,拓展新思路、新方法给予赞许。

海南医科大学张彩虹副校长从管理的角度深入探讨了护理管理者的“认知思维与技巧”。张彩虹校长深耕呼吸慢病管理多年,在此领域有着宝贵的经验,她表示护理管理者在慢病管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管理者应具备前瞻性思维,能够洞察行业发展趋势,引领团队适应不断变化的医疗环境。

广东省医疗安全协会数据运营管理分会唐洪磊副会长的演讲主要聚焦医院在高质量发展中的数据应用,指出基于数据的闭环管理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降低医疗成本和改善患者体验方面的重要作用。

海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琪副院长讲解了海南省呼吸疾病医学中心在呼吸慢病数字化管理方面的思路。该中心正在探索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构建全流程的呼吸健康管理方案,为患者提供从评估、检测筛查、诊疗、院内康复、居家康复等一站式、标准化慢病诊疗综合管理平台,结合数字化随访系统,开创呼吸慢性疾病慢阻肺诊疗管理新模式。

中日友好医院PCCM 大科副护士长李杰红副主任护师跟大家分享了数字化背景下COPD患者的呼吸康复管理以及各种数字化工具在COPD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如远程监测、移动医疗和应用程序等。

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副院长肖倩教授从护理研究的角度阐述了数智护理的研究思维与设计方法,鼓励护理人员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长肖一珍主任护师的授课题目是“全院联动,基于信息化的慢性病全程管理经验分享”。肖护士长介绍了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推进“院前、院中、院后”线上线下一体化慢病全流程管理经验,为医疗机构建立长效慢性病管理体系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黔南州人民医院感染、肝病科副主任陈典颜副主任医师以多民族地区肺结核的管理为切入点,分享了在多样化的患者群体中,如何运用数字化工具和策略提高肺结核的管理效率和效

海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理部主任王丹心分享了“护理教学设计方法与技巧”。她认为呼吸慢病管理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患者的健康教育,如何巧妙地构思设计一堂患教课程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王主任的讲解让护理同仁们掌握了护理教学设计的内涵,提升了护理教学能力。

海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张翔主任护师的演讲关注数字化技术在呼吸慢病患者管理中的作用,提出通过数字化手段助力患者自我管理、提高患者健康素养的具体措施。

海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理部副主任白芳副主任护师分析了全球数字疗法的发展趋势,展示了数字疗法在医疗服务中的广泛应用前景,为医疗机构探索数字疗法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思路。

海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长李慧妍主管护师以工作坊的形式展示了可穿戴式心电监测系统的应用。通过展示学员们对可穿戴设备如何实现数据采集、远程监测、预警提示等功能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经过两天深入的学术交流与探讨,“常见呼吸慢病的数字化管理方略”学习班圆满落幕。本学习班深入探讨和交流数字化在呼吸慢病管理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利用这些技术提升我们的医疗服务水平。 此次国家级继续教育班的成功举办,凸显了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护理部在促进产学研协同发展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也是其对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有力证明。通过集合行业专家智慧,医院不仅巩固了自身在医疗科技应用领域的领先地位,更为广大医护人员开辟了一条通向知识前沿的道路。将矢志不渝地致力于构建多维度、多层次的学术交流网络,深化内外部合作,共同探索慢性疾病现代化管理的新路径,进而为海南省乃至全国医疗卫生体系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摄影 | 陈扬
撰稿 | 陈扬
审稿 | 张翔
网络编辑 |吕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