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脊柱骨病科 脊柱微创八大技术群简介

作者:日期: 2014-08-29浏览:

近年来,在医学院附属医院的重点扶持下,在骨科的建设特别是脊柱微创技术的建设上投入大量的资金,在医院资金严重不足等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保证了脊柱微创外科的顺利发展,使脊柱微创外科的发展成为省内的前沿。从国外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刻苦钻研,依靠科技发展,精确诊断,逐渐开展了特色鲜明的脊柱微创技术及手术,并形成以微创为先锋、复杂脊柱手术为基础,打造省内最强实力的脊柱相关疾病诊疗实力。

脊柱微创外科技术 (Minimally Invasive Spinal Technique) ,是指经创新的手术途径并借助现代高科技特殊手术器械、仪器或其它手段进行脊柱疾患诊治操作的微创技术和方法,它几乎涉及了脊柱外科的所有疾病。当前脊柱外科医师越来越多地将生物力学和转归分析应用于外科技术的发展。最新的脊柱微创技术极大地降低了手术相关的创伤,以减少脊柱和相邻结构的生物力学损伤。这一概念已经在脊柱融合、椎管狭窄、骨质疏松症压缩性骨折、髓内肿瘤和颈椎固定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1)脊柱后路显微内镜结合Midas Rex高速磨钻在脊柱外科的应用:

脊柱后路显微内镜MED (Micro-endoscope)技术是目前国际上先进的脊柱外科微创手术方式,亦是海医附院骨科在海南的品牌技术项目。MED技术为海医附院骨科孟志斌教授2005年由日本学习引进,是海医附院骨科较早开展的脊柱微创项目之一。目前已为逾千海南腰腿痛患者解除了病痛,其手术例数之多,手术疗效之优良,在国内亦屈指可数。脊柱显微内镜使用手工的方法在微小的通道内进行椎板的开窗及减压,手术操作的难度较大,如手术技巧把握不到位,容易对椎管内的神经组织产生损伤,因而对术者的操作要求极高,使该技术的普及面临困难。本方法采用Midas-Rex高速磨钻与脊柱显微内镜相结合治疗腰椎的各种疾患,高速磨钻的应用优势在于可非常精确的对椎板进行开窗、椎板下减压及对增生内聚的关节突等神经致压因素进行精确的切除,从而获得根治的疗效。借助脊柱显微内镜高度清晰的观察性能、Midas-Rex高速磨钻的灵活稳定的手术操作效果,便于医生顺利、高效地开展脊柱微创手术。利用该技术海医附院骨科已完成脊柱后路显微内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825例;脊柱后路显微内镜治疗腰椎管狭窄164例;脊柱后路显微内镜治疗腰椎管内肿瘤40例;Midas Rex高速磨钻治疗颈腰椎病2000余例。

(2)X-Tube技术治疗腰椎不稳及腰椎滑脱:

考虑到MED技术仅能完成椎管减压及椎间盘切除,对于部分腰椎不稳、腰椎滑脱需要进行内固定植骨融合重建的病例则不能有效进行微创手术,海医附院骨科在MED技术成熟开展的基础上,于2006年在海南又创新性开展了X-Tube技术治疗腰椎滑脱及腰椎不稳。本手术采用X-Tuber通道系统在内镜的监视下完成腰椎管减压并通过小的皮肤切口直接放置腰椎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内固定,同时进行后路植骨,以达到微创条件下的腰椎管减压、滑脱椎体的复位、后路融合和内固定。具有切口小、组织损伤少,术后恢复快,临床结果满意,目前已完成X-Tuber技术治疗腰椎不稳及腰椎滑脱200余例。

(3)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技术)及球囊复位椎体成型术(PKP技术):

所谓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技术)是指在X线透视下,将可硬化成形的高分子生物材料(骨水泥)由脊柱后方以约2mm创口穿刺进入,经由椎弓根部以一定压力注入病变的椎体内,使压缩椎体高度恢复,增加病变椎体的抗压性与脊柱的稳定性,达到术后即刻缓解疼痛,尽早行走运动,避免较长时间卧床导致的褥疮、坠积性肺炎等严重并发症的目的。由于骨水泥硬化成形的高热可杀灭部分肿瘤细胞,对椎体肿瘤亦有有姑息性缓解症状治疗作用。所谓经皮球囊复位椎体成形术(PKP技术)即是在穿刺完成,注入骨水泥前,先用一特制液压球囊,先对椎体复位,椎体内形成复位空腔后再注入骨水泥,其复位效果更好,且不需要高压注入骨水泥,避免了骨水泥泄露事件的发生。

面对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病例逐年增多,以及部分脊柱肿瘤疼痛较剧,对放化疗不敏感,传统手术又不能耐受的情况,海医附院骨科在国内刚刚开展经皮骨水泥椎体成形术,即大胆引进开展了PVP术。与大多数国内外追求脊柱微创前沿境界的同行一样,在开展此项技术的同时,海医附院骨科发现此项技术有其不可避免的缺点与困境,那就是椎体复位效果不满意,易发生椎旁静脉骨水泥泄露,此后即改引进开展更为先进理念和效果更好的经皮球囊复位椎体成形术(PKP技术)。由2007年至今,海医附院已完成PKP技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84例,椎体转移性肿瘤病理性骨折36例,共计椎体成形200余例,单一病人利用一个球囊一次可完成3个椎体成形,不仅有效的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更提高了材料的可利用率,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应,夯实了海医附院骨科在海南的脊柱微创品牌效应。

(4)胸腔镜胸椎前路标准锁孔技术:

胸腔镜胸椎前路标准锁孔技术为海医附院骨科2010年度开始在海南创新性开展的新技术。由于选择性病例较少,目前已完成两例,一例胸椎间盘炎椎间盘切除并内固定植骨融合重建术;一例胸椎结核病灶清除并内固定植骨融合重建术。采用胸腔镜进行胸椎手术可以避免传统胸椎前路手术中,视野深在,需要大切口,乃至切除部分肋骨,术后大创伤的弊病。采用胸腔镜标准锁孔技术,只需要3-5个约2cm锁眼大小切口即可完成大部分胸椎前路手术。国内已有相关文献报道采用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技术进行胸椎间盘切除,胸椎结核病灶清除、胸椎肿瘤切除重建,及60度以下脊柱侧凸矫形术。但采用标准胸腔镜锁孔技术进行该系列胸椎手术的相关报道很少。国内能成熟应用胸腔镜标准锁孔技术完成胸椎前路手术的医院屈指可数,海医附院骨科将在已顺利开展该技术应用于胸椎前路结核病灶清除及重建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其应用,达到国内胸腔镜脊柱微创领先水平。

(5)腹腔镜脊柱腰椎前路微创技术:

利用腹腔镜进行的脊柱手术解决了传统的前路腰椎融合术的诸种弊端。手术通过肚脐下方和腰侧的4个小孔(直径1cm)进行,清晰的内视镜画面可以协助医生准确摘除病变的椎间盘,并将装有骨碎片的假体植入原有椎间盘空间内。1cm左右的伤口术后几乎不留疤痕。手术当天或第二天,用经皮后路螺钉固定术可以使腰部全方位地(360度)稳固下来。目前海南省尚无应用腹腔镜进行腰椎前路手术的先例,我科拟在目前已有的椎间盘镜及胸腔腔镜手术经验基础上,进一步在海南优先开展此项脊柱微创项目。

(6)实时术中三维导航技术在脊柱微创外科的临床应用:

由于脊柱与脊髓紧密相连的解剖特性,决定了脊柱外科手术的高风险性,手术置钉一旦略有偏失,将导致患者无法挽回的高位截瘫。虽然海医附院骨科近年来开展的脊柱侧凸矫形术和上颈椎椎弓根钉固定术这些高难度复杂脊柱手术,已经充分证明了术者高超的实践经验和临床技能,然而相对较主观的经验和技能并不能完全复制,需要更精确的客观技术标准来确保脊柱手术的万无一失,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进一步提高脊柱手术的精准度,2010年海医附院骨科在医院领导的支持下购入德国西门子公司三维C臂及Brain Lab公司引进海南首台先进的脊柱导航设备。

近年来,脊柱外科领域的发展相当迅速,其中最主要的进步之一就是影像导航技术在脊柱外科的应用。影像导航提供了脊柱的三维影像,它能够被用于术前制定手术计划和术中导航。该技术考虑到那些隐蔽的解剖结构——脊柱的某些结构在常规的外科检查中是不能被观察到的,但它们的位置可以通过与之相关的已知骨性标志来推断。脊柱导航手术可以应用在几乎所有的脊柱脊髓手术中,如脊柱外伤、畸形、滑脱、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脊柱脊髓肿瘤等等。特别是在脊柱微创条件下的内固定如椎弓根钉植入手术中,它可以随时显示螺钉的位置深度和角度及其周围重要的血管神经结构,明显降低了微创脊柱手术中损伤重要神经血管导致严重并发症的危险性,这一点在颈部手术中尤其重要。在脊柱脊髓肿瘤手术中,导航系统可以达到毫米级的精确定位,把手术创伤减少到最低的程度。在影像导航技术问世之前,外科医生的治疗是依靠他们术前所得到的影像(X光平片、CT、MRI)和术中的图像如连续X线拍片和透视。解剖学上的变异,解剖标志的缺乏,复杂的结构和术中很少的影像资料影响着这种治疗过程。即使是最有经验的外科医生,用传统的手术方法进行脊柱定位手术也有很大的局现性。临床和实验研究已经显示:用传统方法行腰椎椎弓根钉植入的失误率为20~30%,与此相比,影像导航技术应用在椎弓根钉植入中失误率只有0~4%。随着脊柱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影像导航技术将允许外科医生更精确和安全的进行复杂手术。海医附院首先在省内引进该技术极大的扩展传统复杂手术的安全性。海医附院脊柱骨病科科开展的该技术临床应用使海医附院骨科处于国内前沿领先的水平。(7)Endoring胸腰椎前路微创手术系统应用:

2013年我院成为国内少数家医院首先引进脊柱前路Endoring微创系统,该系统为国外最新型的脊柱前路微创显露系统,对脊柱的前方疾病能用小的切口达到良好显露的目的,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脊柱骨病科利用该系统成功开展胸腰椎前路手术10余例,脊柱前路手术通常创伤大,解剖复杂,手术风险性高,并发症多,成为微创手术的难点。近日我脊柱骨病科采用先进的endoring胸腰椎前路微创手术系统成功为脊柱结核、脊柱肿瘤、脊椎枪弹伤、脊柱陈旧性骨折畸形等患者实施了微创前路病灶清除并行脊椎前路融合手术(ALIF)手术取得成功,为我科胸腰椎前路微创手术的开展开辟了道路。

(8)微创椎间融合技术(Mis-TLIF)技术

METRx Quadrant System是目前脊柱微创手术的基础工具,脊柱骨病科于2012年引进并应用,目前已成功开展相关手术400余例,它已经取代了椎间盘镜的大部分功效,而且适应症远远超过了椎间盘镜,更值得期待的这套系统是一个微创手术平台,在它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根据椎间科室今后发展需求升级相关工具,以达到通过微创的办法进行更尖端更高难度的手术,从而极大的提升脊柱骨病科室的档次,增强医院,科室的竞争力,并扩大社会影响力。该技术的适应证极广,主要适应以下几种手术:1、可在微创下经椎间孔做腰后路的椎间盘突出症包括六种分型(六种就是所有分型)、2、可在微创下经椎间孔做神经根的减压、松解。3、可在微创下做植入植骨及椎间融合器,恢复相关受损功能。4、可在微创下做腰椎不稳可植入钉棒系统。5、可在直视下做腰椎滑脱。其临床手术主要有系统设计能完全取代并扩展目前椎间盘镜手术系统的所有功能,真正体现“一套系统,多个功能”,系统设计能让相应的微创手术在直视下进行,手术步骤与传统手术基本相一致,符合基本术式的手术习惯。其扩张器系统,固定系统等基础配置符合微创手术的要求,同时必须配备规格齐全的可扩张叶片,脊柱椎旁的剥离组织少,出血量少,恢复脊柱稳定性,病人恢复时间快,加速病床周转率,能以微创手术式解决椎管狭窄、腰椎不稳等的绝大部分病例及多节段狭窄等高度疑难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