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PET/CT检查设备正确认识PET/CT辐射

作者:日期: 2017-11-29浏览: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被认为是目前最先进的医疗诊断设备,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在肿瘤诊断、分期与再分期、疗效评价和预后评估中具有明显的优势。据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调查资料,截至2015年年底,中国内地现有239台的PET/CT(含6台PET),预计在今后几年内,国内安装数量会明显增加。然而,很多朋友担心做PET/CT检查会有副作用,担心自己受到核辐射的伤害,尤其在网络上看到一些关于核事故及核军事知识的宣传,或诸如“全身检查一次PET/CT,相当于一个正常人30年的辐射”的微信文章,使PET/CT检查辐射的安全性一度受到质疑。因此,有必要从PET/CT检查设备的原理上,正确认识PET/CT检查的辐射。

PET/CT是将高性能的PET与CT有机地结合在同一设备上,它的辐射剂量来源于正电子放射性药物和CT两部分。PET的辐射来自正电子放射性药物,这些正电子放射性药物常用短半衰期的放射性核素如18F、11C等进行标记。临床现常用正电子放射性药物是一种反映葡萄糖代谢的18F -FDG,受检者的注射剂量一般是按0.1毫居里/千克来算,一般不超过10毫居里,因此受检者所注射药物剂量非常低。患者接受一次PET/CT检查,其中PET扫描所需核素对受检者产生的辐射剂量约为4.7~7.8毫西弗。随着设备的更新换代,第三代PET/CT产品,受检者的辐射剂量下降到约3.9毫西弗。另外,核素18F的物理半衰期只有110分钟,当进入人体内,经自身衰减和代谢,很快就从体内清除了,所以辐射隐患很低,同时可通过多喝水有利于快速排出体外。

另一部分PET/CT辐射剂量主要来源于CT扫描。通常PET/CT扫描中,常采用低剂量CT扫描,这种低剂量CT扫描不仅可满足影像诊断要求,而且可尽量降低受检者的辐射剂量。另外,高端PET/CT多配置了3D自动毫安技术(各厂家所写的名称可能不一样),根据定位相决定不同层面给出的毫安量,全身辐射剂量也会大大降低。

从全身PET/CT检查分析:因情况不同,PET/CT检查的辐射量约在10~32毫西弗之间,低于常规增强CT的辐射剂量(如胸部CT增强或肝脏增强CT扫描两遍)。其实,辐射无处不在,自然中存在很多辐射源,例如,天然辐射包括宇宙射线、来自地球本身的射线、房屋装修材料内的放射性核素、空气中的放射性氡的衰变产物、以及包含在食物及饮料中的各种天然存在的放射性核素。据估计普通人每年接受天然辐射1000-2000微西弗,高海拔地区和经常乘飞机的人群受照射剂量会更高些。根据国际原子能委员会数据表明<100 毫西弗的辐射对人体没有任何影响,超过100毫西弗才有可能产生直接辐射损伤的风险(存在辐射确定性效应的风险),达到250毫西弗辐射剂量为亚临床剂量(无症状性过量辐射,有可能造成少量生物细胞损伤,人体可修复或代偿,不至于产生临床症状),超过500毫西弗辐射照射,则可能造成5%受照射人员出现辐射损伤症状,超过1000毫西弗辐射照射,则可能造成25%受照射人员出现辐射损伤症状。而pet/ct检查的辐射剂量均远远低于上述安全剂量,存在辐射随机性效应的风险是极低概率的,是非常安全的医学检查。

随着PET/CT仪器的更新换代,灵敏度、分辨率得到不断提高,CT扫描速度加快、PET检查放射性药物的用量明显减少,使得患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显著降低。虽然PET/CT检查存在少量的辐射,但其实其他临床医疗检查和治疗一样也存在一定副作用,如手术可治疗疾病,但可能会带来一定的组织器官结构或功能的损伤,服用药物虽可治疗疾病,但也可能出现一定的副作用,因此使用时要权衡利弊。对于恶性肿瘤,越早发现和精准评价,越有利于肿瘤的治疗和康复,患者接受PET/CT检查的受益明显大于极低概率的辐射风险,甚至使受检者获得挽救生命的机会。

另外,需要了解的是核辐射与PET/CT的医疗辐射有着本质区别,前者环境辐射污染范围广,辐射照射是全身性、持续性,剂量相对较高,对健康可能造成一定危害;而后者是一种医疗检查,所造成的辐射是局部性、短暂性、低剂量,是安全的,PET/CT医疗检查主要是帮助医师解决临床问题,有利于制订疾病诊疗策略,使患者受益。

来源:《“核”你一起医学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