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医附院胃肠肿瘤外科组织救援小组前往文昌救援

作者:日期: 2014-08-04浏览:

在台风“威马逊”过后,北岛一片狼藉,海医附院胃肠肿瘤外科全体医护人员齐心协力,一边开展医院和科室自救,一边坚守岗位,疏导病人,为病人提供医疗援助,保证科室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工作正常运转。工作之余通过微信、新闻媒体等途径,了解到文昌市沿海多个自然村落被海水冲灌,农田被毁,3~5年内将无法耕作,且灾后缺水断电,交通堵塞,救援物资匮乏、缺医少药,存在极高灾后继发疫情及感染风险。科室全体成员除了积极响应医院号召,全科成员为灾区共捐款1万余元;另外在科室孟津主任、何冬雷主任医师的提议下,庄丽媚护士长及李红海医师积极联系文昌市抗灾抢险办公室,了解到文昌市罗豆农场多个自然村落及生产队被海水倒灌,房屋损毁、断水断电、缺少饮用水及食品,村里没有医疗卫生室,缺医少药。科室向医院申请组建胃肠肿瘤外科医疗救援小组,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并当场批准,同时指示药房准备了2500余元的救急药品。胃肠肿瘤外科救援小组由房一鸣主治医师和庄丽媚护士长带队,陈勇主治医师,李红海、刘丽杰住院医师,曾菲格、卓小浪护士,一行7人,携带医院批示的救急药品和科室医务人员自发募捐购买的药品和食物(价值共5000余元)于2014年7月26日出发前往文昌市罗豆农场,与事先联系好的罗豆农场林副厂长一起到达罗豆农场周边四个村落:南溪村、南僚村、放梅村、山良村。从早上8点出发,原本只需约1小时的路程,花了近3小时才到达,第一个到达南洋村,遇到了同样自行组织的省医院医疗救助队已经在开展医疗救助,遂改至邻近的南溪村开展医疗救助。沿途满目苍夷,树木倒折、房屋毁损、垃圾遍地,四野枯黄、难得到一丝绿色,空气中洋溢着腐朽的气息,令人作呕。救助小组找不到一处干净的空地来摆放物质,大家选择在附近能立足的屋檐下、路边、被台风掀翻了屋顶的祠堂里,简单的一张桌子、两条板凳就组成了一个个简单的诊室,一医一护,医生观察病情、护士协助发药及处理伤口,大家的救援工作就这样默默的展开了。

辗转了几个村落,我们碰到的大多是外伤导致的伤口感染、皮炎和因水源、食物污染导致的消化道功能紊乱的患者,他们在台风中紧急撤离或救援时不小心被划伤,没有及时处理伤口加上环境的污染和污水的长期浸泡,切口出现腐烂并发感染,还有不少小孩和老人因接触这些脏水赃物导致了接触性皮炎,大家一边给灾区的同胞们分发粮食、处理伤口、包扎伤口、派发药品,一边了解这次台风对各个家庭造成的损失,同时鼓励灾民们坚强,大家共同努力重建家园。大家默默的付出,没有人抱怨环境的恶劣,没有埋怨老天的不公,没有在意太阳的毒辣和台风的无情,大家心里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为我们的灾区同胞们尽一点绵薄之力。

时间过得飞快,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一天的救援工作接近尾声,期间大家肚子饿了就啃几口干粮,连上厕所都忘了,更别说休息了,一天下来,大家的腰腿已经麻木,顾不得擦拭头上的汗水,衣服湿了又干了,皮肤晒黑了,脸上留下了太阳灼烧后留下的片片红斑,隐隐作痛,大家争先恐后的忙碌着,仅仅是为了争取多一分钟为灾区的同胞们做一点点力所能及的小事,把我们携带的物资和药品如数的送到有需要乡亲们的手中。当看到灾区的同胞们脸上那久违的微笑,大家的心里早就忘了今天的苦和累,因为大家都明白今天努力是值得的!

尽管参与此次救援小组的人数不多,除了一部分人员在科室留守,保障科室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之外,其他人员也被分配到不同的地方进行着不同性质的救援和自救工作。最为突出的是刘丽杰同志,她在台风之后就出现食物中毒症状,上吐下泻3天,她没有请假,每天不但带病坚持工作,工作之余还留守病房协助科室人员自救,待病情稍有好转、得知科室需要组织医疗救援小组时,义无反顾的参加救助小组,奔赴到灾区的最前线。

向各位辛勤的救援小组成员致敬,你们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