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医院简介1
隶属于海南医学院
是海南省唯一一所高等医学院校直属的附属医院——三级甲等医院
1973建院,占地90亩,总资产约9.01亿元。
编制床位1500张。
附属医院简介2
临床业务科室45个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个
国家级药物临床试验专科基地8个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
科建设项目1个(中医肝胆病学)
省级重点学科(含医学重点学科)6个
5个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
附属医院简介3
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
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基地
与考官培训基地
国际旅行者医疗救助协会成员单位
中国医学基金会国际医学中国互联网络
海南远程会诊保健中心
卫计委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
首批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医疗机构。
附院认证安排
1、听取院长汇报、座谈
时间:10日(星期二)8:20~9:20
地点:附属医院会议室(待定)
人员:专家1组,分管校领导,附院全体领导,教研
室、临床科室、行政科室负责人,教学秘书、教师代表。
2、考察附属医院临床教学条件及教研室、临床技
能中心、临床示教室
时间:10日(星期二)9:20~10:10
地点、人员:专家1组,附属医院
附院认证安排
3、观摩教学查房、病例讨论、临床技能课、理论课、实习小讲座
专家:专家1组
时间:10日(星期二)10:30~12:00
内容:观摩教学查房、病例讨论、临床技能课、理论
课、实习小讲座
授课教师:临床学院相关课程,或随机
地 点:附属医院临床科室、临床技能中心
附院认证安排
4、召开临床教学管理人员及临床教师座谈会
时间:10日(星期二)15:00~16:30
地点:附属医院会议室(待定)
人员:专家1组,管理及教师30人(教研室、临床科
室、行政科室负责人,教学秘书、教师代表)。
5、召开高年级学生座谈会
时间:10日(星期二)16:30~18:00
地点:附属医院会议室(待定)
人员:专家1组,一体化学生、实习生30人。
附院认证安排
6、查看有关材料——档案:
(1)教学计划、大纲、教案、讲稿、教材、课件(含网
上资源);
(2)师资建设(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培训、进修);
(3)实验室建设、教学改革专题材料(项目、举措、受
益面、成效);
(4)教学管理(文件、内部管理机制)、教学评估、教
学效果、教研活动、实验报告,课程小结;
(5)考试试卷及分析(含调控结果的评述)、学生试卷、
成绩、学生座谈会纪要及调控结果等材料。
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育办学标准(44条)
1.宗旨及目标 4条
2.教育计划 11条
3.学生成绩评定 4条
4.学生 4条
5.教师 2条
6.教育资源 6条
7.教育评价 4条
8.科学研究 3条
9.管理和行政 4条
10.改革与发展 2条
(1)办学定位: 发展目标定位:建设鲜明热带特色的医科大学。 学科定位:以医学门类为主体,多学科交叉渗透、协调 发展。 办学类型定位:教学型。 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 ,拓展留学生教育,适度开展高等职 业教育,加快发展继续教育。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海南、服务全国。
(2)办学指导思想与办学理念: 办学指导思想: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加强教学基本建设,不断深化教学改革。 办学理念:以人为本,质量至上,全面发展,突出特色。 (3)人才培养目标:以岗位胜任力和领导力为核心,彰显个性发展,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能力、继续发展潜能的高级实用型专门人才。
(4)质量标准:以行业执业标准为目标,全 面实施国家教育质量标准。 (5)发展规划:努力建设适应海南国际旅 游岛需要,具有现代化水 准、特色鲜明的医科大学。
(6)校训:厚德 严谨 博学 和谐
(7)办院方针:
政治与医德建院,科教与艺术兴院,
制度与纪律管院,职工与社会扶院。
1.依据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发布的《本科医 学教育全球标准》以及2008年我国正式颁布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并结合学校改革发展实际,修订2009版、2013年版临床医学专业培养计划。 2.培养学生“一种精神”、“两种能力”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必修课程“六大课程群”构成
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卓越创新班”必修课程“七大课程群”构成
课程整合
2.1.3 实践技能整合
2010年开始将物理诊断学、外科技能学课程以及内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急诊医学临床操作技能等整合为临床技能学。同时注重将人文社科教育贯穿医学教育过程,提高学生的医德修养和医患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1.4 理论课程整合试点——创新课程板块。 30名2013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组成“卓越创新班”。
五个方面的改革。
一是基础医学课程整合;
二是设立创新能力培养课程;
三是实行小班教学;
四是扩大PBL教学比例;
五是实行学术导师制。
四个整合效果。
一是整合基础与临床教学团队。
二是整合教学方法。
三是教学资源和平台整合。
四是评价模式整合。
理论课程整合
生物医学课程中,以“器官系统”为主线整合生物医学课程,适度整合生物医学与临床医学课程。
(1)讲授式教学: 全面应用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2)PBL教学法: 2007年开始探索,2009级开始在部分课程的部分内容开展,共计160学时。2013年临床医学专业7门课程启动“PBL专项教学改革课题”。
(6)讨论式教学法: 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和人文社科课程采用此法进行 教学。 (7)CBL教学法: 2007年起,学校在病理学、内科学、外科学、妇 产科学、儿科学等课程的见习、实习过程中采用 此法进行教学。8~15人一组。 (8)计算机辅助教学法: 教师自主制作CAI课件,开设19门省级精品课程 和406门网络课程。
(1)科学方法教育课程设置: 必修课程预防医学(含医学统计学和流行病学)、循证医学等。选修课程开设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医学信息学、医学论文写作、科研方法论等课程 (2)科学方法教育的实践教学环节: 主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科研实训模块、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专业技能竞赛项目、教师科研项目和学术讲座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5)临床实习教学: 第8~9学期安排临床实习48周,社区医学2周,岗前培训2周。临床实习包括:内科14周、 外科14周、麻醉2周、妇产科8周、儿科4周、急诊科2周、影像2周、心电图2周。规定各科室每2周开展针对性的临床教学查房、实习小讲座、实习病例讨论各1次。
(6)循证医学课程教学: 将循证医学课程设置为必修课,33学时,要求学生遵循循证医学实践的原则,通过“提出问题—查询证据—评价证据—应用证据”的训练,撰写1份循证报告。 (7)第10学期教学: 实习返校后,主要进行中医学、精神病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口腔科学、皮肤性病学、康复医学等课程的教学,以及进行执业资格考试辅导,学生根据个性发展需要选择相应的学习项目。13版教学计划还增加了选科实习。
2.5.1 职能机构与课程计划组织实施 课程计划管理实行“学校、二级院系部、教研室(实验室)”三级管理。 课程计划采用青果教务管理系统进行管理。课程计划、教学进程表一经确定,各部门必须严格执行,任何人均不能随意更改。
2.5.2 教师、学生和其他利益方代表参与 制、修订课程计划均有教师、学生和其他利益方代表的参与。通过教学督导、“三期”教学检查(学期前、学期中、学期末)等组织教师、学生座谈会,对教学安排、课程计划等内容进行讨论和反馈,及时解决课程计划实施中的问题。 利用到教学基地、用人单位走访、学术交流等机会,收集用人单位对学生培养的相关意见。 组织学生对教育满意度进行评价。
(1)课程设置的衔接: 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开设执业医师考试辅导课程。开设科学方法教育类课程,如文献检索、循证医学、专业英语、医学信息学等。安排一定比例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2)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衔接: 开展PBL、讨论式、指导性自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多样化教学方式。 (3)考核方法的衔接:OSCE考试。 (4)教育模式的衔接: 附属医院现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科14个。
3.1 成绩评定体系 3.1.1 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形式。 考试课程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包括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两部分。平时考核占总成绩20~40%,期末考核占总成绩60~80%。考查课程成绩评定采用五级评分制,包括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
课程考试成绩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平时成绩由考勤、阶段性测评、计分作业、教学实践活动成绩等组成;期末考试成绩一般为理论知识考试或临床技能考试,理论知识考试多以闭卷考核形式完成。
反馈:考试完成后,注重考试结果分析,将分析结果以适当方式反馈给学生、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将其用于改进教与学。
(1)临床技能考核采用多站式客观结构化考试(OSCE)方
式进行考核,考站由最初的5个增加到13个。
(2)毕业实习实行全程考核,具体包括三个环节,一是实
习岗前技能考核(占5%),二是轮科与出科考核(占
45%,其按百分构成比例为轮科成绩占30%、出科成绩
占70%),三是实习后综合考核(占50%,其按百分构
成比例为理论成绩占60%、技能操作成绩占40%)。
(1)应用网络化考试题库,实施教考分离: 2012年始,基于“考易网络题库与考试系统”建设临床医学等专业99门课程试题库,平均每门课程约1300题,约13万道题。内科学已启动“教考 分离”考试试点。 (2)毕业综合考试。包括理论考试和操作技能考试两部分,参照执业医师考试内容与模式实施。 根据三阶段考试成绩,09、10、11级临床医学专业处理学生18人次,其中,转专业分流9人,重读9人。
3.1.4 形成性评价 2013年评审立项25门课程开展形成性评价改革。临床病例汇报(SOAP)、小病例临床演练(Mini-CEX)、临床技能观测(DOPS)评价。
3.2 考试与学习的关系 (1)对教与学的促进作用。 (2)促进良好的校风、学风形成。 3.3 考试结果分析与反馈 (1)成绩分析与试卷分析。 (2)考试信息反馈。 3.4 考试管理 必修考试课程的考试由教务部统一组织实施。 《海南医学院课程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
4.学生
招生计划: 2009~2013年,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年招生180~350人,近5年临床医学专业占本科招生总数分别为14.7%、18.6%、21.7%、22.5%、21.5%
学生管理工作制度建设
(1)学生奖、贷、助、勤、免体系的制度化建设。 (2)学生申述处理机制的制度化建设。 (3)学风建设制度化建设: “以管理育学风、以榜样树学风、以活动促学风、以成绩彰学风、以就业促学风、以安全保学风” (4)学生事务办理制度化建设。
近五学年学生勤工助学情况
5.教师
专业教师:647人,其中教授112人,副教授234人,博士42人,硕士205,硕博比38.2%;博导2人,硕导39人。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委1人,国务院特贴专家和海南省省优专家13人。
海南省“515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才4人、第二层次人才2人。
海南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1人。
2010年建立海南省首个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师资结构
师资建设
引进聘任制度
资格认定制度
培养制度
奖励制度
考核制度
近三年国外近修学习教师17人
在职硕士54人
在职博士7人
教学投入
拥有HIS、LIS、PACS、电子病历等系统并实现信息共享,能查询、导出教学相关病例资料和医学检验、检查资料;
病区示教室已开通校园网,为教学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
临床技能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具有独立的机房及服务器,承担着本科生、研究生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医师培训等临床教学与培训任务,保障学生自主学习和考核。
形成了以国家级和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引领、专业实验平台和学科特色实验平台为基础的本科实验实训教学支撑体系
技能中心建设促进了课程整合、教学方法、考试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开设了《临床技能学》、实践教学执行OSCE考试。
教材编写
组织临床教师编写了《临床技能学》、《临
床见习指南—内科学分册》、《临床见习指
南—外科学分册》、《临床见习指南—妇产
科学分册》、《临床见习指南—儿科学分册》
等多部教材,用于临床教学。
7.教育评价
教育评价机制与实施 7.1.1 教学评价组织管理体系 (1)医院党委会、院长办公会。 (2)院领导分工联系教学部制度和工作机制。 (3)分管教学院领导教学工作例会。 (4)教学工作委员会。 (5)院级教学督导组。
7.1.2 教育评价的实施
(1)三级(领导、同行、学生)听课、评课: 学生评教。学校采用网络和纸质评教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教。网络评教采用的是青果教务软件系统。
(2)督导听课: 包括校级督导、院内督导专家和同行专家听课,行政领导听课。
(3)对晋升职称教师实行听课评价: 根据学校相关文件规定要求,2012年开始对申请职称晋升的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评价,2012~2013年共对310名申请职称晋升的教师进行听课评价。
7.2毕业生质量
2009~2013年,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1235人,取得毕业证书1224人,毕业率达99.11%;其中,获得学士学位1120人,学士学位授予率为91.50%。
临床医学本科生四级通过率分别为36.8%、54.5%、59.6%、62.2%、64.4%,逐年上升,六级考试也逐年上升。
2011年荣获第二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华南赛区第一名(全国总决赛二等奖)。2012年获华南赛区二等奖;2013年获华南赛区三等奖。2014年获华南赛区二等奖。
技能比赛
8.科研成果
学生科研
教学计划要求本科学生要修满5学分的第二课堂教学
才能毕业(其中包括2学分的课外科技活动)。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第二课堂基金、大学生创新基金等学生科研项目。
开展“海医大讲堂”活动。
鼓励青年教师带领学生从事科学研究。
9.行政与管理
临床学院教学管理下设教学部(由教务科、实践科、继续教育科、研究生及毕业后教育科组成)和17个教研室。见附属医院教学管理组织机构图
坚持“全员参与、全程监控、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管理理念,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管理干部、督导专家、教师同行、学生“四位一体”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教学质量评价覆盖理论授课、临床见习和实习等全过程。
10.问题与不足
一是课程整合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仍需进一步加强;
二是学生成绩评定方式需进一步完善;
三是师资队伍层次和教师教育思想观念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四是教学条件有待提高。
11.改革与发展
深化教学改革,着力优化人才培养过程
加强考试方法、方式改革。
加强人才与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水平。
加强临床教学资源建设
医院总床位数达到2000~2500张;
临床医学教师中硕博比例达到60%,拥有硕士生导师60名、博士生导师10名;
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达到2~3个;
建设2~3个省重点实验室。
建设临床教学实验大楼
认证意义
早认证,早受益
转变教学观念
认证要求
人人参与,人人有责
一切为了认证
一切服务于认证
认证任务高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