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财政支出项目(医疗健康服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作者:日期: 2017-08-08浏览:

一、项目概况

我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急救、社区服务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院坐落于海南省省会海口市的中心地带,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医院成立于1973年,走过近40年的发展历程,目前全院编制床位1500张,临床科室44个,全院职工2316.人,其中专任教师549人,教授(主任医师)112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233人,国务院特贴专家和海南省省优专家19人,兼职博士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25人,博硕309人。执行会计政策是医院会计制度。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全院职工在医院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同心同德,勇于担当,扎实工作,各项工作取得实效,全年总收入12.56亿元,增长18.6%,医药收入突破十亿元,达到10.80亿元,增长21.5%,财政无偿拨款1.6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2%,各项支出预算执行情况良好,经营指标逐步优化。

(一)项目基本性质、用途和主要内容、涉及范围。

医疗健康服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属保障医院正常主营业务运转的经常性项目,主要用于医疗设备购置及维修、改善配套设施、专科学科建设等。有利于提高医疗技术及临床诊断水平;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维护广大群众公共卫生安全;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对改善医院基础设施和就医环境,提高有效诊治和加强健康相关产品的监测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二)项目绩效目标

财政拨款2016年医疗健康服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4060万元用于医疗设备购置及维修、改善医院旧的配套设施、专科学科建设等,保证了整个医院的正常运转,满足了更新医院专用医疗设备,改善医疗就医环境,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需要。提高临床诊断水平,缩短病人治疗等候时间,减轻病人的痛苦,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同时也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医院的信赖度。

一、项目资金使用及管理情况

(一)项目资金到位情况分析。

本项目计划投资4060万元,由财政经费拨款4060万元。项目实际到位资金4060万元,全由财政经费拨款,到位率100%。

(二)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分析。

本项目总支出4060万元(财政经费拨款),具体为支付医疗专用设备购置款1473万元(购置设备2433万元,其中财政资金支付1473万元,医院自有资金支付960万元),维修、维护费等2054万元(其中房屋日常维修1682万元;设备日常维修372万元),信息维护费等493万元、人才培养等40万元,资金使用率100%。

(三)项目资金管理情况分析。

医院依据《项目资金使用管理暂行规定》、《大额资金支付制度》、《房屋日常维修财务预算》、《设备维护维修财务预算》,以及《政府采购招投标制度》等进行支出。项目经费开支按照项目计划安排,财政拨款做到专款专用,项目实际支出与预算批复的用途相符,由医院计财部统一管理。支出按照招标后签订的设备购置、维修合同和工程维修改造合同,由责任科室提出申请,经主管院领导核准,报计财部审核后由院长批准支付。支出金额单笔或年度支出累计超过10万元的重大经济事项,须经院长办公会集体决策。医疗用房基础设施维修和改造由后勤管理部统一管理、监督;设备的购置、维护和维修由设备管理部负责管理、监督。

三、项目组织实施情况

(一)项目组织情况分析

对达到政府招标采购限额的医疗设备购置、设备维修合同、工程修缮项目等实行政府招标采购。对未达到政府招标采购限额的,实行院内招标采购,经院内审计后,按照合同约定的内容、标准和工期执行支付。2016年度完成了该项目的实施。

(二)项目管理情况分析。

医院有健全的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能够按照上级要求,强化项目管理。根据《会计法》、《医院财务制度》、《政府采购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制订了《重大经济事项决策制度》、《项目资金使用管理暂行规定》、《大额资金支付制度》。将医院开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并对大额资金如药品、耗材及设备等重大开支项目进行总量预算控制,预算报告需经职工代表大会审议表决通过。财政拨款做到专款专用,并在实施过程中能够得到认真执行。项目经费使用由医院计财部统一管理,支付按照项目管理制度执行。

医疗用房基础设施维修和改造由后勤管理部统一管理、监督;设备的购置、维护和维修由设备管理部负责管理、监督。

四、项目绩效情况

blob.png

(一)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1. 项目的经济性分析。

(1)项目成本预算控制情况:项目计划支出4060万元,实际支出4060万元(全属财政拨款4060万元),完成计划100%。

(2)项目成本预算节约情况:项目均进行效益评估,达到政府公开采购限额的医疗设备购置、设备维修合同、工程修缮项目等实行公开招标,对未达到政府采购金额的执行院内审计采购,严格控制采购成本。

2. 项目的效率性分析。

(1)项目的实施进度。项目已完成,评级为优。

(2)项目完成质量。医疗设备已全部验收投入使用,医疗用房维修已验收完工,设备维修等按合同约定进行,完成情况良好。

3. 项目的效益性分析。

(1)项目预期目标完成程度。购置医疗设备及医疗用房改造等按约定时间完工,完工率100%,评价等级为优;医疗设备购置和维修以及医疗用房改造等一次性验收合格并全部投入使用,一次性验收合格率为100%,设备到位率为100%,设备使用率为100%,评价等级为优;购置设备按时到位投入正常使用,仪器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障医疗工作正常运转,保障率100%,评价等级为优。项目的完成提高了临床诊疗水平,缩短病人等候时间,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医疗用房的更新改造,给全省及周边地区患者营造了一个安全舒适的就医环境。评价等级为优。

(2)项目实施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项目的实施,提高了临床诊疗水平,缩短病人等候时间,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提高了病人的健康水平,为广大患者提供了优质的医疗服务,不仅增加了医院的经济效益,同时提高了医疗的社会效益。截止2016年12月医疗收入108088万元,增加19118万元,增长21.5%,其中门诊收入35916万元,增长19.5%,住院收入72172万元,增长22.2%。全年门急诊量1166662人次,增长5.7%,完成绩效目标114%,评价等级为优。出院44248人次,增长19.9%,完成绩效目标199%,评价等级为优。入院与出院诊断符合率为93.7%,评价等级为良。2016年年末开放病床数达1462张,增加68张,增长4.9%。平均病床使用率88.69%,提高了4.17个百分点。出院者平均住院天数10.58天,减少0.31天。手术例数64064例(门诊49533例,住院14531例),增加12755例,其中门诊增加10732例,住院增加2023例。患者满意度96.5%,达到优秀。项目评价等级优良。

4. 项目的可持续性分析。

项目完成后,提高了临床诊疗水平,缩短了病人等候时间,减轻了病人痛苦,提高了疾病治愈率指标。学生公寓改造病房工程的投入使用后,增加病床139张,增加收入6255万元。年末实际开放床位数增加到1462张,一定程度缓和了床位紧张问题,基础设施和就医环境不断改善,患者看病就医更加便利,就诊人数明显增加,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五、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

绩效评价指标评分表

blob.png

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综合评价总分99分,评价等级优良。

六、主要经验及做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主要经验及做法:医院通过加强领导、完善制度、加强督促检查工作,不断强化预算和项目资金管理,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并取得显著成效。①项目资金主要用于购置医疗专用设备、基础设施改造、人才培养等,解决了我院的瓶颈问题,提高了临床诊疗水平,缩短了病人等候时间,减轻了病人痛苦,提高了疾病治愈率指标。②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对财政拨款做到专款专用,达到政府公开采购的项目均进行公开招标,项目按照合同规定进行实施,让拨款资金落到实处,完善项目工作流程。健全财务、项目建设等方面的管理规章制度,主动抓好制度落实,更好地指导、促进各项工作的规范、有序开展。③建立科学和规范的经济活动决策机制,强化财务管理的监督职能,大额资金支付均须经院长办公会集体讨论通过。

2、存在问题:由于医院基础设施较差,自身欠债多,专用设备购置投入有限,就医环境和学科发展支撑条件仍然比较滞后,而就诊群众逐年增加,设备不足及部分设备老化,不利于落实国家医改政策,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

建议:我院作为海南省一家医学院附属医院,技术力量雄厚,有着庞大的就医群众。建议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增加财政投入,进一步解决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的问题,壮大设备规模,改善就医环境,充分解决群众的就医困难,使医院最大程度地发挥其社会价值。

blob.png

blob.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