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医学院迅速崛起启示录

作者:日期: 2011-07-12浏览: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龙华路31号 传 真:66782831 电话:(86)0898-66772248 Email:fuu_fuf@yahoo.com.cn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版权所有 您是本站第 位访客 copy right 2008

信息来源:海南医学院新闻网 作者:王身坚

海南医学院虽是海南省最早创办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但由于历史原因,长期没有被列入地方高校重点投资对象而几乎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底子薄,基础差,起点低,使海医综合实力在国内同类本科院校中排名靠后,似乎并没有更多地吸引人的目光。可自1988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学校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尤其是近几年的惊人变化,着实让省内外同行刮目相看:

学校建成了被国内专家评价“堪称国内一流水平”的临床技能实验室。学校以良好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药学、临床医学、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和中医肝胆病学分别被列为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学科”。学校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贫困户”一度成为全国地方高校资助课题“第二大户”;2008年才创办的目前国内唯一一本全英文版的国际性热带医药期刊——《亚太热带医药杂志》,已被SCI、CSA等11种国际重要数据库收录。学校附属医院成为海南省唯一一家被卫生部批准的首批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机构之一。学校还吸引了英国皇家整形外科学院院士朱宁文博士等海外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加盟。学校党委书记李永春当选为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副会长、常务理事。

学校勇夺第二届全国高等院校临床技能大赛华南分赛区第一名、全国总决赛二等奖;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两度在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学校代表海南省参赛的舞蹈荣获全国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普通组一等奖。学校先后荣获了“全国高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系统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等称号;涌现出引起省内外媒体关注的自强自立,硬是把一个乱班转变成优秀班级的蒋禄尚等一批学生先进典型;有多位教师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辅导员”等称号。学校毕业生在社会上的良好声誉不胫而走,用人单位纷纷前来团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近两年就录用了该校129名毕业生。

学校创新性地实行以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离互动”为基本形式,以辐式领导、塔型管理、网状监督为基本内涵的领导体制机制得到了海南省委组织部、中央组织部的肯定;会计改革试点工作被国家财政部会计司给予了高度评价;创立海南省首个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海医大致坡口腔门诊部也得到省、市人事部门和就业部门的一致好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会计报》、凤凰卫视台等媒体纷纷报道海医在体制创新中走独具特色发展之路纪实,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学校近八年来在转型升级与科学发展的先行探索中,取得较为可喜的初步成绩和形成较为系统的初步经验,获得了各级领导和有关专家的高度评价,甚至有的专家学者建议学校把这套社会转型背景下地方高校转型升级的系统性经验(或曰“海医模式”)总结一番撰写成书,“供全国教育界广大同行借鉴、推广”。目前,海医大型纪实文献《走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一书作为光明日报社“纪念建党90周年系列丛书”之一即将出版。

一所名不经传的地方院校为何在地方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大潮中迅速崛起?回顾海医近八年来进行的一系列转型升级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笔者从中读懂了海医异军突起的成功之道。

启示之一:团队 班子 领头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