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报:医生也是药价虚高的受害者

作者:日期: 2011-12-12浏览:

健康报:医生也是药价虚高的受害者 发布时间:2011-12-12 被阅览数: 1565 次 信息来源:健康报 钟 西(市民) 药价为什么会虚高?有医药代表称:“整个药价虚高的利益链是见者有份,

信息来源:健康报

钟 西(市民)

药价为什么会虚高?有医药代表称:“整个药价虚高的利益链是见者有份,利益均沾,雁过拔毛,层层加码。”有医药代表认为,“虚高药价里那块最肥的肉被拿回扣的医生吃了。”(11月28日《中国青年报》)

前几天,一位名牌医学院研究生毕业,现在某三甲医院工作的医生对笔者说,又得开始准备找工作了!这里实在呆不下去,一个月回扣几百元,加上工资全部收入连2000元都不到,真是荒唐。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他已经换过三份工作,全是公立医院。他的体验是,现在各个医院都差不多,给医生很低廉的工资当底薪,你要获得高收入,得靠自己想办法,从药品与检查的回扣中多赚钱。

当然,像他那样有资本敢不断跳槽的医生只是少数,有机会能拿到药品回扣的医生也并不是全部。越是在基层,可能清廉指数越高。因为在多数小医院,主任及院长们把全部药品回扣拿在手里,下任务给下面的医生,医生实际得到的没多少,甚至有些就根本拿不到。

还见过这样真实的笑话,一位在某公立二甲医院担任领导职务的医生曾经这样向笔者“哭穷”。他说,做医生真穷!他都40岁了,现在买房子都还要问父亲拿钱,真是丢脸。但事实上,我们都知道,这位先生房产两套,名车一部,单靠账面上的工资收入无法解释这一切。

即使对那些能够成功进入公立大医院,能够有“机会”拿到回扣的医生们而言,他们的生活恐怕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很多医者多次表示过这样类似的观点,他们其实根本就不想拿这些沾满患者血汗的钱,拿了心中也会不安,他们更希望通过自己的医术和服务来换取相应的收入,过上体面、安心、有尊严的生活。“以药养医”或“以药补医”是对医生们一种最大的人格侮辱和精神摧残。

此外,时松时紧的医药反腐败也会令很多医生们寝食难安,担心成为“倒霉蛋”或“替罪羊”。在法律上,很多时候,这种行为被定义为一种刑事犯罪。只要栽倒一次,声誉败坏,恐怕就再难有翻身的机会。

在职场上,一个重要的原则是,你必须得对自己的雇主负责,否则你将有可能做不好这份工作,甚至因此失去工作。对医生们而言,这个雇主既包括上级领导(主任),也包括最高领导(院长),他们决定了整个收入的分配形式。另一个重要的原则是,收入分配形式越是隐蔽与地下,越意味着权力不受制约与监督的可能性越大。对那些占据高位的权力掌握者而言,他们获得高收入的可能性就越大。

为什么那位高学历的新医生收入如此之低?答案是,医院要盖新大楼,建新分院,买新设备,耗费太大,领导们只能在医生身上打开源节流的主意。

去年,国际权威的《柳叶刀》医学期刊发表了一篇《中国医生正面临威胁》的文章,分析了当下这一个群体所面临的困境和压力。文章认为,中国医生的工资水平偏低。许多中国医生努力在职业道德要求和满足当下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形势下,寻找平衡点。这种压力交织中一些来自社会和政府对医生职业的贬值,促使很多医生转行。如果不改善医生的社会和经济地位,中国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将不会成功。中国医生应该更多地介入到医改过程,发出自己的声音,用自己的经验和建设性意见来帮助医改制度的完善。

但在这样一阵阵涉及回扣的丑闻袭来时,大多数医生们宁可选择沉默,也根本不愿意站出来自证清白,为自己代言说话,也不愿意对解决问题发表见解与药方。

沉默越多,越足以说明医生执业环境的恶化,以及他们无奈与绝望的执业心态。前不久,一家美国媒体认为,今后5年将有多达1.4万名中国医生加入外国制药公司,而在大多数国家里,获得系统培训的医生转行做医药代表是极其罕见的。沉默越多,医生们越习惯无语,这种传言将越有可能成真。当一个人再也不愿意对现状说话,那说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