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高兰
2006年5月15日上午,艳阳高照,一位面黄肌瘦的年青人,在一位老年人挽扶下,步履蹒跚地走进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熙熙攘攘的门诊大厅。
二十五岁,本是青春勃发的年华。可这位二十五岁来自保亭县的黎族青年,却在病魔的折磨下胸闷、胸痛、气促、干咳、呈现一副痛苦不堪的脸容。
这位名叫周开洪的青年农民,一个月前出现左侧胸部胀痛伴胸闷气促、刺激性干咳,症状呈进行加重,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胸腔积液,按胸腔积液治疗病情无何缓解,经人介绍慕名前来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就医。
该病人经门诊检查后,当天收入附院肿瘤外科病房,CT检查提示:左侧胸腔巨大占位性病变,考虑纵隔肿瘤可能性大,肺内肿瘤可能性小;彩色多普勒报告:肝脏、胆道系统、脾脏、胰腺、双肾未见明显异常、左侧胸腔实质性占位性病变、纵隔严重右侧移位。
结合临床检查及CT所见,周开洪胸闷、胸痛、干咳、呼吸困难等症状,乃胸腔巨大肿瘤压迫肺脏、心脏的结果。
从病人的临床表现来看,其性命已是危危可及,而挽救性命的办法唯有切除肿瘤,可这种临床罕见的胸腔巨大肿瘤的切除不但风险大,费用需要3—5万元。
当主管医生将病人病情、治疗方案及治疗费用告诉病人的父亲时,这位满脸沧桑的老人愁云满面,六神无主,说,一个月来在当地医疗已花去一万多元,父子身上带来的3000元还是四处求亲拜友借来的……
目前,摆在病人及家属只有两条路:要不回家等死,要不抱一丝希望被抬上手术台,可后一条道路却存在巨大的医疗风险和资金缺口。
决不能眼睁睁看着一个年青的生命就这样被肿瘤恶魔攫走,只要有一丝希望,我们都应实行人道主义救治!在孙公凯院长为主的院领导班子的关注下,海医附院领导作出决定,尽快安排手术,至于手术资金缺口由医院出。
2006年5月17日下午,医院副院长兼肿瘤外科主任夏立平教授主持召开了周开洪治疗方案、手术风险及注意事项的全院相关科室会诊,到会者有肿瘤外科副主任孟津、副主任医师郑立平等、心脏外科主任刘苏、手术麻醉科主任马乃全、ICU室主任陈勉博士、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王才春及院医务部负责人等。
2006年5月19日下午,记者闻讯到海医附院肿瘤外科病房探望周开洪时,只见身体呈恶液质的他右侧卧位,象个大对虾似的蜷缩在病床上,紧闭双眼,呼吸急促,嘴里不断发出痛苦的****声,坐在病床前愁眉苦脸的父亲,轻轻爱抚着他的手指,低声用黎族方言安慰着他。听一旁的主管医生郑立平介绍,病人入院时贫血、低血红蛋白症严重,现正纠正贫血及低蛋白症为手术作准备,目前其主诉胸痛及气促,一直注射止痛药……
同为血肉之躯,有人出身豪门贵族,从小锦衣玉食,养尊处优,挥金如土,可有人一来到这个世界,便终生和贫穷作伴、与卑微为侣。这位投胎于偏僻山区、投胎于贫困农家,才读两年小学便被迫辍学的小伙子,还没享受为人之夫为人之父之普通人基本的生活乐趣,狰狞的地狱之王已冷酷地向他挥着手……
正在扼腕叹息世道不公之时,夏立平教授走进病房,往常笑容可掬的脸庞呈现沉重、肃穆之态,说:“安排明天上午给周开洪手术……”。
回到医生办公室,夏院长对记者说:“从CT片上看,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