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高兰
华发早生不失浓密,脸颊瘦削不失帅气,儒雅沉稳不失坦诚,年届半百身材不走样——这是海医附院肾脏与风湿免疫科科主任钟良宝给笔者的印象。
海南的十一月,天高云淡,风和日丽,在海医附院肾内与风湿免疫科科主任办公室里,刚刚查完房的钟良宝主任,水顾不上喝一口,烟顾不上抽一支,便接受笔者的采访。
知难而上,毅然选择冷门学科
出生于五十年代中期的钟良宝,其人生履历深深烙上时代的烙印,其走的道路是“五十年代生人”所走的道路:生于海南,长于府城镇、73年海南中学高中毕业、一毕业便下乡接受再教育三年、回城当电影放映队员一年、国家恢复高考后第一届高考生……
“高山多俊鸟,寒门出才子”,在多子女、经济窘迫(同胞兄弟姐妹共八人)的家庭里长大所形成的勤奋、质朴、坚忍的人格特征,在海南著名中学所夯实的学业基础,使钟良宝在强手如林的高考竞争中,以优异成绩一举进入国线。
“那时,工科为热门学科,我的好多同学都报工科。可我家有医学渊源,外公是老中医,父亲一生行医,父母希望我学医。为此,我第一志愿报中山医学院,第二志愿报华南工学院,第三志愿报广州中医学院”,钟主任如是说。
在高楼深院、红墙绿瓦的中山医学院渡过五年医学生生活,1982年12月,怀着报效家乡的拳拳之心,钟良宝偕几位籍贯海南的同学一起回到海南,分配在海南医学院附院内科工作。
十年浩劫,人才断层。不言而喻,作为恢复高考后第一届毕业生,在医学人才青黄不接的历史时期,自然得承担起承前启后的历史重任。
岁月悠悠逝,从住院医生到主治医生,在内科诸先辈的言传身教,在教学、医疗实践中,钟良宝与他的校友们,在海医这块热土上茁壮成长为医院业务骨干。
随着附院前进的脚步,根据内科学发展需要,1989年,医院及科里决定实行个人专业定向发展,采取的是“自报公议”的方式。
据说,当时附院有句顺口溜,生动形象描述内科专业的冷热不均状况:心血管肥大,消化不良、肺气肿、肾衰竭……
趋利避害、从众心理是中国人的心理定势,一窝蜂选心血管内科完全可以理解,可年青的主治医生钟良宝义无反顾选择的专业是“肾衰竭”,也就是内科中的冷门专业。
“钟主任,那时为何大家都不愿意从事肾内科?”笔者问道。
“当时,整个医学界自下至上,普遍认为患肾脏病穷人为多、就诊病例少、治愈率低、研究价值微、撰写论文难。特别象我院这种情况,硬件差,肾衰竭病人不是‘坐以待毙’就是往上级医院送。”
“海南俗语:男人怕入错行,女人怕嫁错人。既然如此,你为何偏偏选此冷门专业?”笔者不解地问。
“要理顺就诊关系,再冷也得有人干呀!”
没有“明知虎有山,偏向虎山行”豪言壮志 ,有的只是淡淡两句话及为患者解除疾苦的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