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大报道]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特稿④)

作者:日期: 2007-10-17浏览:

[十七大报道]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特稿④) 发布时间:2007-10-17 被阅览数: 226 次 消息来源:《人民日报》网 《人民日报》记者 白天亮 据西藏自治区环保局的监测数据,自2000
                                   消息来源:《人民日报》网         《人民日报》记者   白天亮
  据西藏自治区环保局的监测数据,自2000年以来,拉萨市的空气优良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2006年的空气优良率达到99%,仅有两天为轻微污染。良好的空气质量为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提供了健康保证,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来感受高原圣地的洁净。图为今年9月21日在蓝天白云映照下的布达拉宫及龙王潭公园。
  新华社记者 觉 果摄
  金秋十月,收获季节。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幅喜人的画卷:一条天路通向世界屋脊,万里气龙直达沿海,大地处处龙腾虎跃。养老金连续上调,秋粮迎来丰收年景,亿万百姓奔向更加富裕的全面小康。

  发展的成果如此丰硕,不禁让人心潮澎湃。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续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参加十七大的代表们纷纷表示,过去五年辉煌成就的取得,关键就在于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十七大报告,更坚定了我们走科学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一个民族兴旺腾飞,离不开思想的升华;一个国家发展壮大,离不开理论的成熟。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中国发展的航向愈加明确,前行的步伐愈加稳健。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了新思路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需要新思路。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道路上遇到的难题,实施了多项重大战略决策,开创了经济发展的最好时期——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但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经济发展长期积累的一些矛盾也开始凸显。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到资源环境的制约,越来越受到经济结构不合理的制约,越来越受到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制约。

  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我们耽误不得,也失误不起。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如同跨越雄关,如同长河入海。代表们一致认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深刻变化,中国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我们追求发展,更追求全面的发展。让轻的重起来、冷的热起来,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得到加强。代表们印象最深的是2004年以来连续4个关注“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延续两千多年的农业税被免除,财政支农力度持续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展开,建设现代农业速度明显加快。好政策如同和煦的春风,催生了大地的活力。粮食生产连续三年保持增长,农民收入如芝麻开花般节节升高。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2005年、2006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6.8%、6.2%和7.4%,增幅连续3年超过6%,是1985年以来的首次。

  我们追求发展,更追求协调的发展。东部率先、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区域协调发展的乐章在神州大地奏响,“雁阵齐飞”的格局让天南地北的人们尝到发展之甜。

  我们追求发展,更追求可持续的发展。国家出台节能减排措施,抑制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2006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实现3年来的首次由升转降。

  春天播撒希望,秋天收获硕果。五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取得了辉煌成就。我们有效抑制了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从容应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新变化,国民经济向又好又快方向发展。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20万亿元,比2002年翻了一番,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跃上新台阶。

  又好又快:发展质量在提升

  新思路,新探索,新步伐。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国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提升发展的质量。

  “又快又好”,曾是我们多年追求的目标。而今,我们不再单纯求“快”,而是强调“又好又快。”

  国民经济“十一五”规划首次出现的8个约束性指标,格外引人注目。这8个指标,不仅包括“十五”未实现的能源和环保指标,还覆盖了人口控制、养老保险、农村医疗等民生社会领域,个个都是硬碰硬的问题。以往最被看重的经济增长等则列入预期指标。

  约束性指标的出现,给发展的质量和方式做出了硬性的规定,也使各级政府树立新的政绩观有了具体内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了新“抓手”。它折射出我们党求真务实的精神,更折射出中国从“又快又好”向“又好又快”转变的决心和信心。

  把快置于好前,往往是“求快”的一手比较硬,“求好”的一手比较软,与之伴随的必然是一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增长的速度可能很快,但增长的质量不高,付出的代价偏大。 “现在‘好’在‘快’前,就是要让‘快’服从于‘好’,坚持‘好’中求‘快’,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这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十七大代表、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这样说。全国各地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发展集约型经济,推进新型工业化,国民经济的列车行驶得更加平稳。

  新的速度观在形成。“增长只是发展的一方面。西部还不富,还要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但这个快是协调发展的快,是服从于好的快。”陕西省明确了这样的发展思路。陕北发现了大型的油气田、煤田,但陕西人目标清晰:不单纯地卖资源,而是要走“转化”路,把资源、能源转化成电,转化成精细化工产品,追求长远、可持续的发展。

  结构调整的步伐在加快。“发展需要资金。从前我们是挖到篮子里的就是菜。现在我们认识到,不能盲目引资,只求速度不求质量,而是要冷静选资。”十七大代表、呼和浩特市委书记韩志然说。变“引”为“选”,一字之差,呼和浩特调整结构迈出新步伐。从2004年起,当地清理了多个高耗能、高污染的项目。该降温的降温,该升温的还要升温,生物制药、奶业成为经济的新亮点。

  自主创新成为时代的最强音。我国首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支线客机ARJ21将于今年底下线,它凝聚了几代航空人的心血。“干航空的哪个不想造自己的民用飞机?”十七大代表、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总经理林左鸣感慨颇多。过去,我国曾希望通过国际合作的途径,发展自己的民机产业,但无果而终。“我们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打造自己的民用飞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号角响彻华夏,汇成科学发展的动人乐章。

  统筹兼顾:发展步伐更稳健

  科学发展,需要统筹兼顾。代表们纷纷表示,只有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才能处理好方方面面的问题,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

  “一条腿长一条腿短,难免会摔跤。发展不能只盯着某一方面、某一环节。”推动科学发展,社会事业被摆在突出位置。

  “一面大锅朝天扬,五洲四海到咱乡。数理化学样样有,连着知识大海洋。”甘肃省民乐县南古镇中心小学的同学们这样描述新开设的卫星课程。现代远程教育,使身在高山峡谷、大漠戈壁的中小学生也能得到来自名校名师的指点。国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从1991年的617.83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5161.08亿元,增长了7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