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诊断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

作者:日期: 2008-03-03浏览:

超声诊断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 发布时间:2008-3-3 被阅览数: 939 次 超声科 吴嗣泽 儿童腹痛的病因有多种,但与成人的有很多不同;成人常见的病因如胆道结石在儿童少见,反之亦然。

超声科  吴嗣泽

    儿童腹痛的病因有多种,但与成人的有很多不同;成人常见的病因如胆道结石在儿童少见,反之亦然。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引起腹痛就是其中之一。过去由于仪器条件所限,对该病常缺乏直观的认识,结果导致不少误诊误治;近年来随着超声成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越来越多的此类病变得到了及早认识。

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并不少见,轻者临床表现不明显,常被忽视;重者过去即使进行综合检查也难以明确诊断。儿童机体免疫系统尚未成熟,对病原体侵入敏感,也缺乏免疫力,可致感染向纵深部位发展,肠系膜淋巴结炎就是例证之一;该病在成人很少发生。人体发生呼吸道或胃肠道感染后,致病菌、病毒及其毒素经血液循环或淋巴侵及肠系膜,尤其是回肠末端系膜淋巴结,可引起急性非特异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肠系膜淋巴结沿肠系膜动脉及其动脉弓分布,十分丰富;炎症肿大时常引起庝痛。急性非特异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表现有:患儿可出现反复发作的阵发性腹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及无力等。查体时腹痛范围较广、腹软,压痛不固定,偶可在右下腹扪及小结节样肿大的肠系膜淋巴结。实验室检查可有血白细胞增多,但多无特异性。多数患儿因无特异性症状、体检不合作或检查手段不力,未能得到及时的诊断和妥善治疗。过去少数病例剖腹探查发现小肠系膜淋巴结弥漫性肿大,末端回肠系膜处最为显著,相应肠系膜和肠壁充血水肿,腹腔渗液少而清亮,未发生化脓性病变。

彩色多谱勒超声成像检查的应用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有了转机,给患者和医生都带来了便利,其表现主要有:大部分肿大淋巴结位于脐周围右侧和/或上下腹部,呈椭圆形,多孤立存在,一般为2-6个,部分分布呈串珠状或呈簇状;肿大淋巴结的血流供给常增多或无异常改变。鉴别诊断方面主要与肠系膜淋巴结核、肠系膜淋巴结肿瘤、肠套叠、急性阑尾炎并淋巴结肿大等鉴别。此外,超声检查可对肠系膜淋巴结炎治疗前后结果进行对比,以评价疗效。未肿大的肠系膜淋巴结不易被发现,肿大不明显时有时也可被忽略,故超声检查时也有不少值得重视的地方。文献和我们的实践表明,普通低频超声检查对腹腔淋巴结扫查阳性率低,腹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阳性率高,因此检查时要应用高频探头仔细探查。

    总之,儿童腹痛难以断明原因时不要忘记了考虑肠系膜淋巴结炎。彩色多谱勒超声成像可直观显示肠系膜肿大淋巴结的部位、大小、形态、分布、数目、内部结构及淋巴结内血流分布频谱特点,能为临床提供重要信息,且无创伤、无痛苦,患儿易于接受;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