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十年的春花秋月

作者:日期: 2008-09-15浏览: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龙华路31号 传 真:66782831 电话:(86)0898-66772248 Email:fuu_fuf@yahoo.com.cn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版权所有 您是本站第 位访客 copy right 2008

 《海医附院报》编辑部 

仲秋时节,硕果飘香。今年的9月21日,是《海医附院报》迎来创刊10周年生日,也是海医附院现代化建设可圈可点的日子。值此之际,《海医附院报》全体同仁向多年来一直关心支持院报健康发展的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院报创刊至今已10个年头了。十年的春花秋月,十年的辛勤耕耘,《海医附院报》见证了海南医学院与海医附院发展的日日夜夜。在宣传医院发展建设中起着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作用,是海医发展史上一份重要的历史资料。

曾记得,院报出版100期时,学院党委书记李永春在“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贺词中写道:《海医附院报》自1998年9月诞生以来,忠实地记录了医院发展的每一步。她见证了医院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在建院、兴院、管院、扶院的每一个里程碑中,从“三甲医院”的创建到做为省内首家“爱婴医院”的挂匾,从获“全国青年文明号”殊荣到成为名列我省榜首的“五佳医院”,她笔饱墨蘸、摇旗呐喊,她是弘扬医院文化、传播医院精神、反映医护心声、宣传医院形象的重要载体。学院院长焦解歌的题词是“健康天使、和谐平台”。这是学院领导对院报的勉励与肯定,关爱与支持。忘不了,医院院长孙公凯在“加强宣传工作、强化院报作用”的贺词中说,院报是与社会与患者与职工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它能及时地宣传医院的新动态、新举措、新成果,能起到教育、鼓舞、激励的作用,它是医院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外展现医院精神风貌的一张名片,同时又是社会各界了解医院的一个窗口,具有“内聚人心,外树形象”的作用。希望院报好好总结思考,百尺竿头更一步。医院党委书记王英希望院报精心策划、积极创新、使院报真正成为两个文明建设的载体。对于院报的定位、功能、作用及其希望,院领导都做了较为中肯而深刻的阐释,并指明方向和提出具体要求。

我们不会忘记各位领导的殷切期望和亲切关怀,我们不会忘记那些辅佐报纸创办和发展的医生、教师们;也不会忘记那些自始至终笔耕不辍的记者、通讯员们。没有你们的关心与支持,没有你们的心血与汗水,报纸就难以坚持办下去。感谢你们与我们一路走来,是你们呵护着院报、陪伴着院报,看着院报羽翼渐丰,走入更多人们的视野,让更多的人们去关心、关注、关爱她。有这么多人关心关注且呵护她,我们是欣慰且感激的。办好院报,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我们一直前行,为办好院报,在前行的路上,我们也有如从医者一样如履薄冰,但我们始终坚守。也许是这份坚守,成就了《海医附院报》的今天。

《海医附院报》是全国医院报刊协会成立时就加入协会的单位之一,并在2000年5月27日的成立大会上当选为理事单位。院报院刊连续三次被评为全国医院优秀报刊,多篇文章被《健康报》、《中国改革报》、《海南日报》、《海口晚报》等强势媒体采用,多篇作品被评为好新闻、好标题、优秀理论文章。此外,所出版的报刊还被医院报刊协会评为好栏目、好图片、好版面。院报编辑部人员不多,但对如何办好院报的思路清晰、热情不减、态度认真,他们紧密结合医院工作实际,充分利用医院报刊这块舆论阵地,围绕医院的中心工作推出了一大批有深度、有影响且形式多样的宣传报道,为医院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编辑部的同志有多人次被评为“优秀记者、优秀编辑、全国城市医院文化建设先进个人”称号。院报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过程,自1998年9月21日创刊之日至2000年2月30日为小报(办有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