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报道]李永春:做好人才文章 促进海医发展 发布时间:2008-11-18 被阅览数: 237 次 消息来源:新华网海南频道 “教学、科研、治病救人……都离不开人才。”谈到人才工作,海南医
消息来源:新华网海南频道
“教学、科研、治病救人……都离不开人才。”谈到人才工作,海南医学院(以下简称海医)党委书记李永春开门见山地说,海医及其附属医院是专业要求很强的单位,人才工作是医学院的头等大事、要事,只有做好做足人才这个文章才能促进学校的科学发展。
“近5年来,我们不断摸索创新,走出了一条特色办学引人、热切之举留人、提供平台用人的道路,共引进博士46人,自己培养博士13人,正高级职称的人才达101人,建起了一支既能抓好科研教学,又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独具特色的优秀人才队伍。
合理制定人才发展规划,真诚引才
2003年5月,李永春受命任海南医学院党委书记,经过半年调研发现,海医与同类兄弟院校相比差距较大,而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就是人才问题。
针对这一状况,海医党委一班人决定实施人才兴校战略,把人才工作,尤其是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作为学院大事、要事来抓。着手制定了《海南医学院2004~2010年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明确目标和任务。随后几年,海医连续将人才工作列入学校年度主要项目工作抓落实。比如,2005年,海医按照“引进博士,吸收硕士”的原则,启动了“硕博工程”,通过培养和引进高端人才,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使专任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比例从22%达到50%以上。海医同时还获得我省优秀人才建设单位称号。
提供发展平台,精心营造留人环境
李永春说,近两年,海医党委破格高聘了21位青年骨干教师担任专业技术职务,选拔了35名德才兼备、群众公认的高层次人才担任学科带头人和中层领导骨干,其中,相当一部分是近年引进的人才。
海医树立了科学的人才观,坚持“人人可以成才”的理念。近两年来,在资金投入方面,海医坚持将向教学、科研第一线倾斜,为科技人才当好后勤部长。如海医生殖医学中心是我省首例试管婴儿诞生的地方。该中心的学科带头人黄元华是我省首批高校重点学科责任教授。为支持该学科的发展,海医拨出专门经费500多万元建设了专门的实验室,配备了价值200多万元的实验仪器设备。目前,该学科已发展成为国内拥有精子卵细胞浆内注射试管婴儿技术的6个单位之一,年创产值1000多万元。
致力打造一支独具特色的人才队伍
海医党委审时度势,把热带医学和保健医疗作为学校的两大特色,并围绕特色发展打造独具特色的人才队伍。2004年,他们建立了附属医院绿卡中心,在此基础上,2007年设立了学校保健医疗部,今年,正在筹建海南省健康体检中心和学院国医馆。通过这些平台,海医已把一批国内外的专家纳为己用。
海医党委站在新的起点,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开放的人才使用观。海医的人才队伍里有一大批不在编的高层次人才。如世界著名艾滋病专家何大一博士是海医名誉教授,还有微生物学家徐建平博士、美国休斯顿贝勒医学院研究员金莹博士等,都为海医所用。双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合作。
海医鼓励校内人才走出去干实事,鼓励他们把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事实证明,一旦充分发挥了优秀人才的作用,他们也就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并从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中获得成就感,优秀人才的队伍也就更稳定了,办学质量不断提高,科研成果更加丰硕喜人。近3年来,海医共有22个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位居海南省高校榜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