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新淡马锡基金会护理师资培训回国工作纪实

作者:日期: 2009-03-17浏览:

赴新淡马锡基金会护理师资培训回国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09-3-17 被阅览数: 608 次 消化内科 张翔 受海南省卫生厅委派,由新加坡淡马锡基金会资助,我院护理部冯玲主任参加了第二批

消化内科   张翔

     受海南省卫生厅委派,由新加坡淡马锡基金会资助,我院护理部冯玲主任参加了第二批为期两周的护理管理培训;鲁缀香副主任参加了第三批为期三周的护理教学师资培训;王丹心护士长、陈志林副护士长参加了第四批为期十周的重症监护专科护理师资培训;林素羽副护士长、王玲护士参加了同批手术室专科护理师资培训,均取得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保健护理学系颁发的结业证书。根据项目要求,受训师资不仅要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护理教学实践中,还要辐射带动全省护理人员,达到提高护理教学水平,进而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回国后,两位主任及四位护理骨干分别制定了个人行动计划并收集、查找大量相关资料,积极投入到项目的辐射与应用中。
     以提高护理人员风险管理意识、增强防范风险能力为目标,2008年6月24日冯玲主任举办了全院护理人员《风险管理》专题讲座,参加学习护理人员297人。27日组织护理管理人员与护理骨干85人进行了四场专题讨论会,各系统就原有案例应用风险管理模式进行了讨论分析,志在强化培训护理管理层,提高预防、监控、处理风险的能力。同年7月全院各护理单元针对“医疗护理风险管理重点”项目进行了综合评估,对科室现存或潜在的风险,应用风险管理辨认、分析、计划、监控的功用实施管理。随后各系统、各科室将第一轮学习培训总结及整改计划呈交护理部,护理部完成审核,并对部分需要相关部门解决的问题予以转呈。2008年9月护理部对护理管理人员进行了相关理论考核,成绩达标。10月根据卫生部《2008医院管理评价指南》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标准,结合风险管理工作,护理部调整了医院护理管理组织结构,修订与完善了护理质量管理工作制度与评价标准并实施 。
     冯玲主任的另一个个人行动---推广质量控制工具的运用也于2008年8月29日正式开始实施。8月29-31日护理部选派韩健美副主任、王海花总护士长参加了医院评鉴中心举办的“质量管理工具应用培训班”的学习。9月5-6日护理部举办了“管理工具应用培训班”,对全院正副护士长及护理骨干进行了15学时的QCC品管圈、BSC平衡积分卡、RCA管理工具的培训,共培训150余名护理人员。9月8-12日各科室均组织护理人员对质量管理工具进行了学习。9月26日我院护理部邀请海南省医院评鉴中心护理专业部王苹主任进行了“品管圈应用”专题讲座,提高应用工具能力,共培训200余名护理人员。10月17日,海南省医院评鉴中心张庭芳教授就“管理工具应用”做了细致的解读,100余名护士长及护理骨干参加了学习。10月份各护理单元启动了“品管圈活动”。护理单元将“管理工具应用”理论培训延伸至全科室护理人员,在“品管圈活动”中,各科室护理人员的参与热情度高,成立了品管圈活动小组。自品管圈活动开展以来,圈员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工作积极性得到不断提升,更加意识到本身工作的重要性与职责,增强了科室人员的凝聚力,护理工作质量得到了一定的提高。通过大家集思广益,针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急需解决的问题,初步确定了圈名和圈徽。其次,活动明确了下一阶段,即圈活动正式进入实施阶段所要进行的工作,制定了实施计划,圈员也明确了任务。护理部对各品管圈活动主题进行了评审,同意立题10项,建议另选题8项,可立项但应补充修正5项。
     鲁缀香副主任担任了第三批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保健护理学系“护理教学人员师资培训班”的团长,回国后,不但继续履行着团长职责,同时也紧张的准备、实施着自己的个人行动计划。①与同行分享了在新加坡学习成果与心得体会,分享内容包括:新加坡教育体制、南洋理工学院专业设置、南洋理工学院办学优势、办学策略、护理教育模式、护理教学方法,重点分享了“反思日记”。②从办学特色、学制、课程设置、课程目标、教材、学术与临床结合、考核方式等方面将南洋理工学院与本校进行了比较,找出了异同点,让我们了解了我省护理教育、临床教学与先进国家之间存在的差距,并逐步把新加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融合到我院护理教学中从8月份开始,已要求我院的实习护生写反思周记,并要求带教老师每周认真评阅,实施七个多月以来,培养了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也提高了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老师们通过批阅学生的周记,了解了学生们工作、学习、心理状态,加强了师生的沟通,师生们均反映良好,临床教学质量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反思周记不仅适用于护生的实习阶段,部分科室还运用到年轻护士的培训中,促进了年轻护士更快成长。③11月27-28日,举办了《课程发展》、《反思性学习》及《临床监督与评估》专题讲座,接受培训的各科护士长、教学组长及护理骨干达60余人,并组织了专题讨论,每科写出了一份有关护士培训或病人健康教育课程发展计划,并将课程发展的相关知识运用于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培训中,使护士培训更加规范,提高了护士培训的效果。
     参加重症监护及手术室专科护理师资培训的四位护理骨干也于回国后及时向护理部作了具体详细的汇报,并纷纷提出了回国后的想法和打算。如要把互动教学、批判性思维、循证护理、沟通技巧等尽快应用于临床教学中,促发学生自发自动学习;在危重病人的护理和围手术期的护理中,要不断循证、改革,大胆引进先进的护理理念和方法,不断提高专科护理水平;应用所学的教学技能,开展临床护理英语教学,提高护士的英语水平,以利于对外开放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于2009年1月20日与全院正、副护士长分享了她们的学习成果和心得体会,现正在紧张的准备针对性较强的专题讨论及全院性培训。
     通过大家的辛苦努力,全院护理人员对新加坡先进的护理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有了深刻的认识,并已将学到的知识及时的运用到了日常护理、工作及教学中,护理工作质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及科室人员的凝聚力得以提升。冯玲主任及鲁缀香副主任还表示,未来她们将有更艰巨的任务,就是要将学到的新知识、新理念,与同行分享,辐射带动全省护理人员, 学习新加坡人以人为本,精益求精,自我完善的良好机制以及超前意识和不断创新的精神,将有创新理念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运用到护理教学和临床工作当中,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教学水平,持续改进护理工作。至此,淡马锡基金会中国海南护理师资培训项目办公室已对护理管理及护理教育两期培训班成员进行了阶段性评估,我院两期评估结果均为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