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震 陈 灿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让我们认真思索了我院发展的历史。尽管与过去相比,医院已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步伐仍较迟缓,从医院规模、效益等方面距离医学院校直属医院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纵观多方面因素,现阶段制约我院发展的原因不乏有:缺乏精细化管理、执行力不强;思想观念相对保守;绩效分配与考核体系没有有效地发挥激励作用和促进作用;医疗用地少、资金短缺;人才和技术尚不能满足医院发展的要求等。但总体发展无创新、无特色,尤其是学科专业发展缺乏远期规划和目标,是造成我院发展迟缓的最重要因素。所以,面对新形式、新挑战,如何真正将科学发展观与医院发展紧密结合,探索医院快速、稳定、协调、和谐和可持续的全面特色发展之路实为重要。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让我们系统认真审视了医学的发展:医学的进步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而进步的,要进步就必须不断改进不足和纠正缺陷。当今的医学更加注重科学实验,使医学的学科越分越细,越来越深入微观,所以西医学又有人称之为分子医学。使众多学者倾毕生精力研究“一个疾病/一种基因/一个病菌/一种治疗”的线性纵向思维模式成为医学的主流。而有时在进入分子水平研究的细节时,却忘记了整体,带来了大量弊病。但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更迫切要求医学以人为本,这就要求医学专业学科建设与发展必须从病人的心理、生理和机体整体的层面上,在规范化的同时也要注重个体化和人性化,融入多学科的科技成果,实施多元化、多学科专业参与的联合治疗,从达到以人为本的目的。
在基础医学研究方面,过去曾经有人认为,只要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完成,就能真正解开生命和疾病的奥秘,人类就能战胜所有疾病。但事实并非如此,要研究生命现象,阐明疾病的发生和活动规律,仅仅了解基因的结构是不够的。现在科学家已经反省,认为医学研究必须建立在从分子到细胞、器官进而到人体整体的坚实知识结构,而临床医学更应该注重人体生物系统的整体性质。也就是在基础医学研究中,催生了一门新的整合型大科学----系统生物学。
系统生物学是典型的多学科交叉研究成功的现代新的整合型学科,具有跨学科的显著特点,并且在方法学上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实验研究,即以整体、全面、定量、多学科和综合性的特征为纲,又有与数学、物理、信息科学、工程科学、纳米科学为辅,还要有社会学、伦理、保险、法规法律等相关领域的整合,同时与医学内部、生物学内部的学科交叉融合而成的新学科。
系统生物学的科学发展观给临床医学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种新的理念的引入,使临床多学科整合将意味着传统医学的分科方式会有所改变,使临床医学的疾病治疗、预防不仅仅从局部或本学科的系统出发,更要从整体的平衡着手,临床医学一方面要更注重以人为本,走向个体化,同时需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整体平衡,这与我国传统中医注重整体平衡的理念有很大相似之处。
当今的思索:
一、多学科资源的优势整合是大势所趋
现在不少国家和地区,包括我国某些大医院都不同程度地引入了这种新的理念,开始了整合相关学科的各种医学中心的建立,以单病种、个体化、多元化综合优势的治疗方式,让患者在多学科资源优势整合中,得到最合理、最科学、最安全、最有效的治疗。
就我院现行的情况分析,应该可以考虑逐渐以系统来划分诊断治疗单元,如建立心血管医学中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心、肿瘤医学中心、危重病医学中心,甚至妇科泌尿学与盆底重建外科中心等是可行的,使这些中心具有更强地解决临床疑难杂症和危重病症能力,对相关学科的关键技术与方法开展创新、吸收和融合,并使新的诊疗方法和新的适宜技术更能不断出现、优化和推广,最终使广大患者受益,促进医学发展。例如,这些中心各具有不同的鲜明特色是:
1、心血管医学中心:以临床多学科优势互补进行组合,将心内科、心外科、麻醉科、急诊科、放射介入及导管科、心理康复科等进行整合,集中多学科的各种优势,以达到显著提高对心血管疾患的救治成功率的目的。并融入人文关怀,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养生保健、预防发病、预防复发、预防不良并发症和规范化多元化综合治疗方面具有更好的优势。如果放眼更高的平台,在目前已经搭建心血管研究所的框架上,很好地融入基础心血管病学,如心血管生理、心血管药理以及分子心血管学等,构建完整的心血管专业的医、教、研系统,势必对医院整体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2、脑血管疾病治疗中心:同样打破传统学科的分科诊治格局、整合神经内科、脑外科、神经介入、康复科、心理康复、急救科等,以学科交叉、优势互补,融合创新来提升疾病的治疗水平,形成诊、救、治、康一体化,不但显著提高救治成功率和更高的生存质量,还能促进学科发展。
3、整合医学肿瘤中心:是将综合医院集临床医学相关各学科对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面的优势,组成肿瘤诊疗团队,包括:肿瘤内科、肿瘤外科、放射肿瘤科、老年病内科,以及妇科、儿科、耳鼻喉科、病理科、医学影像科、核医学科等,采取全院整体动员,全面投入的方法进行科学整合,提供完整的整合性肿瘤诊疗阵容,实施及时而正确的多学科整合型治疗,使患者得到最新、最有效、最安全适宜的治疗。
4、妇科泌尿学与盆底重建外科:是在妇科、女性生殖健康、泌尿外科、老年内分泌科的基础上重新整合的一个新的学科,是专门研究女性由于盆腔支持结构缺陷、损伤及功能障碍造成的症状、疾患的诊断与处理,是需要以上各科医生的紧密合作,共同研究妇科泌尿学的问题,共同处理好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所以妇科泌尿学医生既不是普通的泌尿外科医生,也不是普通的妇产科医生,而是兼具有二者及老年内分泌科并从中脱颖而出,经过正规地训练、实践和深造而达到的专家。在对患者实施治疗和处理时本着恢复解剖、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为原则的整体理论,从而达到对患者的个体化、人性化和规范化治疗。
二、养生保健融入临床各专业中是区域特色,是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以及加快我院快速发展的的需要。
医学模式是人类对自身健康和疾病总体特征及其本质的高度哲学概括,它反映着人们对人类生命、生理、病理、预防、治疗、保健、养颜及养生等问题的基本观点,医学模式既产生于医疗卫生的实践活动,又指导着医疗卫生实践活动的进一步发展。更为先进和科学的新世纪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和被动(医生做的治疗、保健、美容与养生)与主动(医生指导下患者做的治疗、保健、美容与养生)相结合的新医学模式。这一崭新的医学模式,既涵盖了生物-心理-社会这一现代医学模式的全部内容,又弥补了现代医学模式之不足,其核心是在充分肯定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人类疾病、健康、美容与长寿的积极重要作用的同时,更加突出强调了还应高度重视以人为本、医患互动的被动与主动相结合的原则,它对人类疾病、健康、美容、长寿均有重要的影响和积极的意义。新世纪医学模式较以往任何医学模式都更有利于提高疗效,扩大治疗范围及领域,有利于中、西医优势互补、互相交流、促进和发展。它集预防、治疗、康复、养生、减肥、催眠等诸多功能于一身,更符合未来医学发展的目的和希望。
新世纪医学模式把患者的康复和人们的健康长寿置于从未有过的战略高度,在强调了健康的公平性、社会性和控制性健康权利和义务统一性的原则基础更强调了要积极开展有利于调动人们自身健康潜能的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群众文体活动,即充分调动人们自身健康潜能,为“健康为人人,人人为健康”的目的服务。世界卫生组织(WHO)也提出的“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全球卫生战略,从而拉开了以“提高生活质量、促进人类健康长寿、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为目标的第三次卫生革命的帷幕。
新世纪医学模式有利于人类健康与生命理念的大大转变,即由有病治病型转为无病保健型;由药物治疗转为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相结合;由单一的被动治疗转为被动治疗与主动治疗相结合;由痛苦的离开人世转为颐养天年、长命百岁和无疾而终;由疾病医学转向健康医学等,这一系列的转变,不仅可促进国家有限医药资源的合理使用,大大节约医药的经费开支,而且可以大大发挥非药物疗法的作用,有利于人类的健康长寿,完全符合中西医学发展与进步的规律与方向。
我校有着海南省惟一的高等医学院校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这是我校在参与海南养生保健产业市场竞争的优势。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提出和建设,为我校在“以养生保健业为龙头,产学研医一体化的道路”上走的更稳、更远、更好、更快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为进一步深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教育服务地方、服务人民的一次重要尝试,为我校走独具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面对机遇和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