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多方准备,我院康复医学科医师孙丽春,言语治疗师陈晶晶、吉才玲以及患者家属,一行数人,共同将一位李姓患者送进了放射科,进行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的首例吞咽造影检查。经过40多分钟的紧张工作,吞咽造影检查顺利结束,患者安返病房。据了解,此次吞咽造影检查不仅是我院的首例,在海南其他医院也属首例。
吞咽造影检查,是在X线透视下,针对口、咽、食管的吞咽运动所进行的特殊造影,此项检查可以进行点片或录像来记录所看到的影响,并加以分析。通过吞咽造影检查,临床上可以明确患者是否存在吞咽障碍,可以发现吞咽障碍的结构性或功能性异常的病因及其部位、程度和代偿情况,吞咽障碍发生在哪个时期,有无误吸,尤其是会并发肺炎的高度危险的隐形误吸,严重程度如何,评价代偿的影响,为选择有效治疗措施(进食姿态治疗和姿势治疗)和观察治疗效果提供依据。因此,吞咽造影检查被认为是诊断吞咽障碍首选和理想的方法,常被认为是评价吞咽障碍的“金标准”,对指导临床吞咽治疗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较吞咽造影检查,常规的吞咽障碍临床评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不能观察到整个吞咽经过的管道,所以不能提供口腔、咽及喉部结构与功能的某些信息,也就不能知晓吞咽所需时间,不能了解咽的力量、压缩食团的能力或是否吞咽后有残留。看不到喉部,则无法直接观察到患者是否有误吸或误吸是如何发生的。而且由于临床评估内容众多,全程耗时长,对很多患者来说不一定有足够体力和配合度完成所有检查,影响了临床治疗方案的确立。
经过详细的资料查询和反复思索,言语治疗师提出开展吞咽造影检查的设想,获得了科室主任陈颖与放射科主任施玉森的大力支持,借鉴广东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康复医学科的成熟经验,于2015年3月6日顺利完成检查。
临床上能够导致吞咽障碍的疾病不在少数,如脑卒中,颅脑外伤,脑瘫,痴呆,帕金森病,肌萎缩侧索硬化,多发性硬化,重症肌无力,吉兰-巴雷综合征等,以及鼻胃管,气管切开患者和部分老年人。国外资料显示,在脑卒中患者中,有约80%的患者合并有吞咽障碍。文献资料显示,美国60岁以上一般状况正常的老年人中,约50%有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每年因吞咽障碍噎呛致死者超过1万人。有着“长寿之国”美誉的日本,65岁以上的老年人有60%以上有吞咽障碍,吞咽障碍的出现,不仅会损害健康,引起营养不良,甚至可导致误吸性肺炎或因大食团噎呛致死等严重后果。由于人类寿命的延长和疾病伤害的增加,吞咽障碍的发生率日益增高,其评估和治疗已成为医疗和社会的一项重大责任和医学中的新热点。
对于广大患者来说,吞咽造影检查,也是一项易于接受的检查。首先是费用低廉,目前该检查的花费仅相当于一张普通X片的价钱;其次安全性高,全程无创,所用的造影剂不会被人体吸收,能完全经胃肠道排出体外;第三是快捷,只需不到半小时,即可直观的了解到吞咽障碍的部位和程度。
因此,在康复治疗工作中,开展吞咽造影检查,有着极为迫切和重要的意义。我院的顺利开展,意味着在吞咽障碍诊治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