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22日,三沙市政府大型交通补给船“三沙2号”进行正式首航。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海南)顺利完成随船首航任务中的医疗应急任务,并从永兴岛成功转运一名急性胰腺炎患者前往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救治。
“三沙2号”具备了交通补给、行政管辖、岛礁考察、应急救援指挥、紧急医疗救助等“五大功能”,是国家海上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项目内容之一。全船长128米,宽20.4米,吃水5.7米,总排水量8000吨,最大航速22节,续航里程6000海里,抗风等级达10级。有400个客位,航区为远海航区,可覆盖整个南海海域。
在“三沙2号”的船舱第4层里,专门设有一个配置齐全的海上(船上)医学救助区域,分别有诊疗室、X光检查室、无菌手术室、特殊病房等,医生可在此对伤病员进行海上紧急救治。同时,船上还设置有多条应急救援专用通道,包含了海陆空三栖完整的救援方式:
即:最高层7甲板停放空中救援直升机、第3层车舱区内可停放完整展开的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的10余辆大型医学装备车,与船舱第4层医学救助区上下专梯衔接,再配以“三沙2号”专有的小型救生艇,形成海+空+陆上移动式的灵活救援模式。
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海南)此次随船进行首次应急医疗海航。共派出手术车、重症车等展开海上(船上)实际测试,取得满意效果。
在本次执行“三沙2号”首航任务中,恰遇三沙市人民医院收治了一名急性胰腺炎患者,由于当地医疗条件限制,该患需尽快搭乘三沙2号转到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海南)“三沙2号”首航医疗组,立即制定详细的治疗方案和护理计划,联合船上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规范的治疗和护理;同时联系好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转运中心”,准时在文昌清澜港码头接诊病人,安全将病人转入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进行后续治疗。
转运期间患者病情稳定,全程无缝对接。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海南)“三沙2号”首航医疗组发挥了关键性的重要作用,体现出应对突发事件训练有素、严谨有序的专业性和协同性,为南中国海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海南)在文昌清澜港集结完毕

“三沙2号”手术间

特殊监护病房

整洁的医生休息室

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海南)大型医学装备车辆抵达三沙市人民医院,形成有效的移动式紧急医学救援专业力量

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海南)医疗组队员在“三沙2号”航海行进中对患者进行专业医护

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海南) 医疗组队员,在文昌清澜港码头与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转运中心医生进行病情交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