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患者日益增多,预计到2030 年,中国成人超重及肥胖患病率将达到61% 。为更好改善居民生活质量,降低肥胖及其并发症带来的相关风险,了解减重的相关知识,预防严重肥胖并发症。2022年6月16日下午,肥胖多学科防治中心揭牌仪式、暨海附一职工减重比赛启动仪式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综合楼三楼会议室隆重举行。

本次肥胖多学科防治中心启动成立仪式邀请了我院党委书记顾硕、副书记王继浩、第一临床学院副书记陈用成、院务委员楼青青以及多位学科主任出席。

党委书记顾硕为本次启动仪式致辞,对此次肥胖中心成立以及举办职工活动表示热烈的祝贺。
肥胖症,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现已成为国际上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人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健康管理身体,让健康新姿态成为海南自贸港靓丽的崭新名片。单一治疗手段并不能取得理想且持久的减重效果,相信肥胖治疗的多学科综合干预,能够以疾病为中心的个体化方案可以更合理、有效地达到治疗目标。

党委书记顾硕、第一临床学院副书记陈用成、院务委员楼青青、胃肠外科主任何冬雷、肥胖多学科防治中心主任陈小盼为肥胖多学科防治中心揭牌。肥胖多学科防治中心”工作以中心化诊断与治疗模式打破传统学科划分,以病人需求出发,通过专业医务人员间紧密协作、通力配合,可提供有效合理、立体化的诊断与治疗服务,打造无缝隙合作、“一门式”诊断与治疗模式。


肥胖中心主任陈小盼表示,中国肥胖防治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下一步,在临床层面的体现就是多学科一站式体重管理中心的建设与推广。体重管理不是哪一个科室的事,而应该涵盖内分泌、营养科、中医科、康复科、针灸科、健康管理、介入科、外科等相关专业,为患者提供一体化、全流程、根本性的解决方案。

营养科周海燕主任表示,减肥的正确方式很重要,饥饿法减重不切实际,而盲目的加大运动量会加重肥胖人群心肺功能负荷增加,只有综合管理与配合合理的低能量膳食饮食结合,才能叫真正意义上有效减肥。

介入血管外科金桂云主任表示,肥胖可显著增加2型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的风险,给社会和家庭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该中心成立秉承科学、循证、安全、有效和个体化的治疗理念,可以使得肥胖患者得到科学规范的饮食管理、运动指导和专业的药物治疗等,肥胖患者可通过栓塞胃左动脉。

胃肠外科何冬雷主任表示,不应该以体重作为单纯衡量肥胖的标准,正确的减重个性化方案才是健康新选择,手术并不是第一选择,但也是治疗方法之一。从源头和根本上控制肥胖,降低代谢性疾病及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肥胖中心的成立非常重要。

健康管理中心孟凡莉主任表示减重过程中,不能只在乎体重的数字,关注体脂指数、内脏指数以及基础代谢率更加重要。“科学减重,营养先行”。营养是体重管理中生活方式干预的核心部分。肥胖多学科防治中心将为肥胖患者提供高效、循证、实用的医学营养个性化减重方案。

针灸科李健强主任表示,超重和肥胖症是导致高脂血症、糖尿病、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病等100多种疾病和慢性病的极其重要风险因素。相关的并发症更是日渐威胁着我国人民的健康。中西结合,注重内在调理,健康减重,中医调理事半功倍。

中医科黄宗文主任表示独具特色的中西医结合肥胖诊疗体系,多学科合作治疗手段覆盖面广,涵盖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医学营养、医学运动、针灸、推拿、中医药、跟踪随访等,能够为肥胖患者提供一站式减重医疗服务。

康复科陈彤医生表示,减重是个长久的计划,运动处方是个具有专业性个性化的医嘱执行,需要医患共同努力,有效的监督和指导必不可少。专家们会根据肥胖症患者的不同情况,结合饮食、运动、药物、行为矫正、外科等多种方法,实现肥胖症的多学科综合系统治疗。

普外科李军主任表示,倡导普及健康生活方式,遏制肥胖流行,增长人均健康预期寿命,追求快速减重是不符合健康管理的要求,只有细水长流的健康方式和生活习惯才能持久。


营养科周海燕主任表示,欢迎本院职工踊跃参加海附一肥胖多学科防治中心举办、临床营养科承办、女医师联谊会协办的职工减重擂台赛,并为大家举例说明以及分享减重的宝贵经验,为期三个月的体重管理,最终谁会是减重擂台霸主,让我们拭目以待。
最后,肥胖中心主任陈小盼对本次活动总结发言,肥胖多学科诊治中心成立,是全新起点,是全新的挑战,需要我们各个成员相互磨合,相信我院能为广大肥胖及相关慢性病人群提供全面、规范、科学的诊治方案,在海南省肥胖领域开创新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