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因为专注---记儿科王丹医生

作者:日期: 2016-05-12浏览:

白衣天使人最美,

治病救人心无悔。

抛名舍利干事业,

心地无私静如水。

初见王丹医生,她正在给一名患儿听诊,浅浅的一抹微笑,耐心细致的问诊,精干利落的短发,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走上工作岗位的近10年来,她一直兢兢业业,严于律己,钻研上进。儿科的工作,如今已变成她越做越有感情,越来越专注的人生事业。

儿科的工作环境比较特殊,患者年龄小,表达不清,危急情况也较多,年轻家长心急气躁、抗压能力差,有时候看诊情况复杂,突发情况较多,操作中稍有不顺,被患者家属打骂、被患儿踢伤、咬伤的情况随时可能会发生。王丹医生却从不畏惧,从事儿科工作以来,她尽量改善自己的性格与脾气,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时,总能轻声细语,仔细耐心。目前,王医生已分别到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山二院儿童医院进修学习,工作能力比较突出,在小儿骨穿、腰穿技术方面取得较大进步,成功率较高,经常可以帮助到其他年轻医生,起到传帮带的作用。此外,气管插管、抽血、打针等护士的工作技能,王医生都兼顾。

在当下医患关系十分紧张的形势下,很多人都不愿再选择从事临床工作,儿科出现“医荒”更是十分普遍,愿意做儿科医生,对个人体力和精力都是很大的考验,但是王丹医生,一个80后的小女生,却依然坚定的打算将儿科工作作为终身的奋斗事业。

此前,有一名还未出世的患儿,在省某大医院彩超检查得知,胎儿有严重的胸腔、腹腔积液,医生建议不要积极治疗,顺其自然,但父母不愿放弃就到我院进行了剖宫产,患儿出生时重度窒息,还伴有很大的颅内血肿以及很严重的缺氧缺血性脑病,这都是此前未曾遇到的危重情况。我院紧急邀请广州的神经外科和新生儿专家会诊,均不建议家属再做手术和积极治疗。

看到刚刚为人父母的家属,他们近乎崩溃的哭喊,王丹医生心软了,她们冒着极大的风险,为患儿做了血肿的外引流术,手术还算顺利,但术后很长一段时间,婴儿都不会自己喝奶,不会吸吮,一直用胃管喂养将近3个月。因不能带胃管出院回家,住院时间较长后,家长此时已经感到身心俱疲,想就这样出院放弃继续治疗,就在这天,王丹医生值班,她十分耐心的坚持给婴儿喂奶,一点点,一滴滴,终于婴儿有了微小的进步,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小婴儿竟然自己喝掉了30ml的奶,虽然花的时间比较长,但至少能经口喂养了,王医生很兴奋。后来的几天,王医生都亲自给孩子喂奶,情况一天比一天好起来,有天孩子在喝奶的时候,竟然紧紧的抓住了王医生的手,看着孩子好转,她内心更坚定了自己的选择,没有什么事情,比挽救任何一丝生命的希望更让她热爱了。

此后听家长说,他们还带着孩子到北京看专家,专家看到当时拍的CT片和手术后孩子的情况,非常的吃惊,没料想到这么严重的脑损伤能恢复到这种状态。

王丹医生主攻儿科血液方面疾病,科室李红姗护长讲,王丹医生在患者心中有着良好的口碑,与许多老患者关系都很融洽,相处的像亲人一般,有着不同寻常的默契与信赖。患者家属刘某、符某,都曾给王丹医生送过数千元的红包表示感谢,但都被她拒绝了,而且不光她自己是这么做的,儿科的所有医护人员也都有很多拒收红包、礼品的现象。

在科室人眼中,王丹医生是个热心肠的姑娘,工作做的周全,为人也谦逊有礼,科室的工作分内分外都兼顾的很好,经常利用个人休息时间,修锁、修门、修打印机,科室卫生,桌面整洁,事无巨细的关心打理,这些行为对大家都起到了积极的影响。新来的同事陈丹丹,亲切的说,丹丹姐是她学习的楷模。

另外,医生的职业是一个需要不断更新知识、不断学习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的职业,工作之外的时间,王医生还有繁重的学习压力,她说,不努力提高技术,就无法更好的为患儿提供治疗,如果有更好的治疗技术能减轻患儿痛苦,她自己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这就是王丹医生,一位把工作当作事业来用心经营的姑娘,不求得失,只因热爱。希望她的事例可以影响到更多的有志同仁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挥更多的光和热。

blob.png